返回第5章 中医之德(三)(2 / 2)新手学起梅花易数首页

内因之中,人们离道失德,不再尊道贵德,失去精气神内守如一,从而丧失“正气内存,志不内生”的生理功能。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圣人之治修身方法的失落,就是疾病生成三因中的核心内因。

这个内因的概念,也与常见的病因分析方法不同,它是把握住心性状态和能量状态、五类情志活动状态以及功能性和器质性状态,综合性地分析原因,而不是仅仅单纯地依据功能状态和器质性变化分析疾病的成因。

我曾在《道医学》一书中详细阐述过五德缺失与疾病的关系,例如仁德不足,不仅肝臓本身容易患上肝炎、肝硬化,而且还会害了其(肝)子女(心),引起心血管的疾病,同时会损伤其邻居——脾或肺,以及拖累自己的母亲——肾,耗空肾臓内的能量,引起肾的病变。

内在五阴的活动和失损,都是相互作用地存在着。

内伤情志,是疾病生成的主体因素。五志内伤中,内阴中的心阴是生成五志的统帅,分析病因同样要擒贼先擒王。

相由心生,病由心生,这个生成的源头是一致地指向心灵。

只要把握住心灵的扶正祛邪,心居“道〇”用“德一”,用“德一”这个生命的阳光能量和品格朗照体内深层,五阴也就必然转阳,五贼的情志也就无从透发,这是对疾病内因釜底抽薪、切断根源的调治方法。

《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

说明全谷物种子精华

其实最养人的身体!

但你知道《黄帝内经》这句话的意义吗?

“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气也

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中医元典《黄帝内经》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即“天德养神,地谷养形”,简单的说,即宇宙的道德营养着人们的精神,也就是性体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所滋养的是我们的形体,也就是命体系统!

从《黄帝内经》的揭示来说:“德”并不仅是西方哲学简单定义的,只是一种外在行为规范、只是一种品质与品格。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能量性,丢失了道德能量的滋养,我们也将失去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