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 古法梅花易数与今版之区别浅谈(2 / 2)新手学起梅花易数首页

邵雍在易学界名气太大,而且的确也是预测高手,于是就有人假借邵雍之名编写了《梅花易数》这本书,虽然这书不是邵雍亲自写的,但的确与他息息相关,其中的体用动静,以及观梅占等,的确都确有其事。

天地相乘数一原。忽逢甲子又新元。年华二八乾坤改。数点梅花天地春。欲将剥复问前因……以上诗句正是出自邵雍的《梅花诗》,天地乘数,甲子兴元,二八乾坤,剥复指的是易经的剥卦与复卦。这些词都和易学有关,可见邵雍把易经学问都带入了诗中。

宋朝赵汝洙诗人所作《与新安朱元晦谈易有感》中,写有“观梅”与“卜瓦”:南窗数度断韦编,茅塞余心未豁然。洞极潜虚浑是梦,观梅卜瓦总非仙。先天妙处无多画,太古真时只一圈。今日从知斯不谬,庖义更出亦何言。

朱元晦是谁?有名的大学者朱熹,诗人写的就是与他谈论易经有感而发。其中观梅大概就是观梅占,卜瓦就是梅花易数开篇写的,邵雍有天做梦,然后用瓦枕头赶老鼠一事。

因此可以断定,梅花易数不是邵雍亲作,但关系密切。

聊完邵雍,再说《梅花易数》的几个版本。

邵雍是宋朝人,但正统官方以及其它文人的作品之中,均不见关于《梅花易数》一书的记载。今天我们所知,最早版本的梅花易数为《康节先生心易梅花数》,这是明朝初期的作品。

在明朝万历年间的《皇极经世理数钤离册》中,记载有《数卦体用论》一节,其中提及的“静卦为体,动卦为用”,现我们今天看到的梅花易数体用论完全一致。

《康节先生心易梅花数》序文中记载:惟《观梅易数》自邵自殁于神宗宁丁巳,至大明景泰甲戌凡三百七十八年,得至者靳秘不传......公暇又能以此易数繁去谬,校正归一,物之微识者,遇之犹以为宝。

可以推断在此之前,梅花易数已有流传,后面的版本,大多都是在此基础上删订的。

嘉靖年前杨向春编着有《皇极经世心易发微》,其中包含了梅花易数的内容,除此之外还有策轨数,皇极数。同时《大定新编》还记录了大定数命理算法。

万历年间喻有功之作《周易悬镜》,书中有梅花易数,皇极数,策轨数,等内容。

《邵子易数》是以《周易悬镜》进行删改,只保留了策轨数算法。

然后清朝出现了《观梅书》,基本内容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内容,我们现在流行的版本,都是清朝《观梅书》为底本进行改订的。

这就是梅花易数大概的一个流传演变过程。最早的梅花易数内容比较丰富:体用卦象法,策轨数,皇极数,大定数。而我们今天的梅花易数都已经不包含这些内容了,仅有体用卦象法。其它三种方法被编成了不同着作流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