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如何学习易径(2 / 2)新手学起梅花易数首页

学习易经常有这样的苦恼,不是没书看,而是关于易经的书太多,不知道看哪本比较好。

据考证,古代研究易经的书籍有六千多本,保存流传至今的也有三千多本。这还仅仅是古代的书,再算上现代人写的着作,共计上万本肯定是有的。

书太多了,读哪本好,的确是个问题。我的看法是,读最最经典的作品。就像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让我们读名着,这是一个道理。经典名着,是经过时间和无数人验证的作品。一本书,一万个人看过,七千个人都说它好;另一本书,总共就三个人看过,其中还有两人说它不好。你说你会看哪本?

关于易经的好书不少,古代名人解读易经的作品,都属经典作品。王弼《周易略例》,孔颖达《周易正义》,李鼎祚《周易集解》,朱熹《周易本义》等等。

这里略提一下,千万别读那些地摊文学,以及网上什么三天教会你易经等等。这些东西全是忽悠,不仅浪费你的金钱,还浪费您的宝贵时间。

第四:读最早的书。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教授说过一句话,可能有点夸张,但我个人认为没什么毛病,大意是说:研究传统文化,先秦诸子之后的书都没必要看。

《淮南子》山训有段话如下:朱儒问径天高于修人,修人曰:不知。曰:子虽不知,犹近之于我。故凡问事,必于近者。

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说,一个小个子问高个子,天有多高?高个子说我不知道啊。小个子说,你虽然不知道,但你个子高,距离天总比我要近一点。所以问什么事情,离得近的人多少都会知道一点。

易经是我们文字出现后的第一本书,现在很多东西失传了,但是距离西周较近的人,肯定会比几千年后的我们了解要多吧?所以尽量读最早的相关书籍,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相关作品,肯定要好过我们现在。年代距离我们越近的书越不值得读,至于现代人解读易经的作品,大多都是复读机,没有什么新意,要么就是故意的哗众取宠博眼球罢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学习易经的“四最之法”,不足之处,请别说出来。

以上的内容不要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