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2章 乡邻(1 / 2)重生于1996首页

梁灏轩推着小平板车向着回家的方向走去,这是父亲每天拉着屠宰猪肉工具的小板车,伴随着父亲几十年了。

杨丽娟带着小囡囡一路随行,本来伍世豪想过来帮忙推小平板车的,但梁灏轩拒绝了,他想感受一下父亲赖以生存的工具,也是父亲养活一家的工具,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父亲的艰辛。

于是乎,伍世豪拎着猪腿和排骨跟在后面,而梁灏轩的父亲已经坐在战士兵开的车上,早已回到家里。

父亲推着这个小板车已经有二十来年了,就是凭着这小板车,把一家五口养活,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情。

虽然梁灏轩推着小板车,但脑海里思绪万千啊,脑海里浮现前世的种种。

这时,小囡囡甩开了杨丽娟的手,撒丫子的跑到了梁灏轩身边,伸手过去,想帮梁灏轩推小板车。

“小叔叔,囡囡帮你推...”小囡囡仰着小脑袋,眼睛眨啊眨地看着梁灏轩。

梁灏轩怕伤到小囡囡,只能停下来,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着说道:“等你长大了,再来帮小叔叔,你现在推不动呢?...”

就这样,平时十五分钟就能到家,现在硬生生拖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当梁灏轩推着小板车到了村口,一群娘-们正在那里瞎聊,这是一群比省城记者还要彪悍的娘-们。用村长的话来说,要是这帮女人到了省城,也就没记-者什么事情了。

当村口的娘-们望过来,梁灏轩也只能微笑向着她们打招呼,虽然以前这帮娘-们在背后嚼舌根,但也没办法啊,见面打个招呼就算过去了。

里面有几个女人,梁灏轩是认识的。当初传出梁灏轩捡垃圾凑学费啊,说梁灏轩母亲为了凑儿子的大学学费,不惜把小女儿给卖了啊,还造谣说梁母到处借钱,没能力还钱,没有肯借等等。这些谣言都是通过这些娘-们的口从村口传出去,再从村口传到村里,然后从村里又传到周边的邻村。

村口在村子里是个特殊的场所,在村里人的眼中是个神秘而可畏的地方,村里谣言的发源地。想了解村里的消息,只要在这里稍微站一会,你就能了解全村的消息。

村长的消息来源很大部分就是来自于这帮娘-们,为此村长对这帮娘-们是又爱又恨啊,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那种感觉。

当梁灏轩推着小板车到家门口的时候,众邻正围着战士兵开回来的四辆车,左瞧右瞧,还在打量卡车上的电器,有些大胆还爬上去摸。

梁灏轩还是第一次看到自己家新建的房子,三层楼高的小洋楼,外墙贴着时下流行小瓷砖,门口是水泥路,用围墙把院子围了起来。这样的建筑在这个年代算是比较高档的了,这也是目前包工头在村里建自己房子的最高水准了。

梁灏轩和周围邻居打了一通招呼,就把小板车推了进去,入眼就看到妹妹在骑着新买的儿童自行车,二弟在后面扶着车尾。

当妹妹看到梁灏轩推着小板车进来,旁边还跟着杨丽娟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连忙跳下车,一蹦一跳地跑了过来,嘴里还大呼着:“大哥回来了...”

“小叔叔,这是灏兰小姐姐吗?”小囡囡看着直奔而来的梁灏兰,仰着脑袋问梁灏轩。

“是的啊,这是小叔叔的妹妹,来,给你们介绍一下...”梁灏轩笑呵呵地看着这两个年龄相仿的小丫头,然后介绍了起来。

两个可爱的小丫头你看我,我看你,眼睛都瞪着看对方。

“小兰姐姐...”

“囡囡姐姐...”

两个小丫头不约而同的喊了起来,然后两个小丫嘿嘿笑了起来。

看到了两个小丫头相处融洽,梁灏轩和杨丽娟两人都放下心来了,让她们两个自个儿去玩了。

...

母亲在厨房鼓捣着,梁灏轩和杨丽娟进去厨房和母亲打了招呼后,便吩咐伍世豪等人把自家的电器搬下来。

彩电、冰箱、洗衣机在省城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儿,但在村里却是比较新鲜的,虽然这些在包工头家里不算什么事儿。但是在梁灏轩这个村里还是算新鲜事儿啊。

当彩电弄好后,伍世豪就跑到楼顶去弄那个像炒锅一样的乌龟壳,这是吸收信号的锅炉,要想电视画面清晰,那你就得去不停地调转乌龟壳似的锅炉。

伍世豪在楼上调信号,楼下就有人在喊,往左,往右,再往右,再往左一点...

终于在十几分钟后,楼下集体喊停的时候,伍世豪才大汗淋漓地跑了下来,这让伍世豪感觉调信号这玩意比打仗还要辛苦。

但伍世豪也没有白干,梁母笑呵呵地递了一瓶饮料给他,他说声谢谢就接了过来,一饮而尽。

小囡囡和妹妹灏兰两颗小脑袋就拿着小凳子坐在电视机旁,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机里播放的西游记。

大人们也看得津津有味,邻居一大帮小孩也围在小囡囡和妹妹的旁边,不大的大厅挤满了人。

这时屋里除了电视机的声音,一片寂静,和电视机还没有调好前,那种乱哄哄的情景是两个世界。

在农村里除了干农活外,就是聊天,也没有什么娱乐的节目,现在突然有了电视机,梁灏轩可以想像,在以后的日子里,家里晚上一定很热闹。

此时,梁母正在和杨丽娟在聊天,伍世豪等人在外面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