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是水泥厂的一个附加产品。
水泥厂的利润巨大,琉璃厂的利润也不会少。
水泥用来修路,用来搭建工事,无法快速回本。
玻璃不一样。
回本迅速。
从投资的角度考虑,琉璃厂的受欢迎程度,还在水泥厂之。
果不其然,有些嗅觉敏锐的,已经开始筹备抢购琉璃厂的股票了。
更有一些人,开始后悔了。
早知道的话,就不要想方设法的把朱允炆抬到苏州府了。
那可是一棵摇钱树!
谁也不知道,朱允炆随便捣鼓捣鼓,便培养出了一个聚宝盆。
多的不说,寿州琉璃厂的规模和后续的利润,绝对不会弱于寿州水泥厂。
甚至有些人觉得,紧紧的跟随朱允炆,在未来的收益,可能要比自家的纺织行业赚的多。
吕义芳负责琉璃厂的谈判事宜。
一个小角色,不被人看中的老太监,摇身一变,开始负责起朱允炆的生意。
这种职位,是给钱都不换的,意味着吕义芳逐渐步入朱允炆的管理核心。
晚宴继续。
朱允炆早早的离开,该交代的事情,都已经交代了。
后续就由曹阳和吕义芳,接受这里的生意。
不需要他们把事情办得多漂亮,只需要能稳稳的推进就可以。
漫步在街巷,用双脚踩着水泥路,结实的很。
这些水泥路,大多数是那些受难的灾民们修建的,充满着他们智慧的结晶。
朱允炆走到了城外,来到难民安置地点。
新修的水泥小房屋,外观并不精美,但不管怎么样,给那些难民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地方。
有些人注意到,不远处的年轻人,似乎是朱允炆,是救他们与水火之中的贵人。
一时间,很多人不自觉的围了过来。
人越来越多,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圈子,人们都想看一看,贵人长什么样子,是不是传说中那般,双目有金光,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仁。
这些传说,是老百姓自行美化的,在他们看来,对他们这么好的人,肯定是非同寻常的。
即便是皇帝,也没有给他们房屋,没有给他们白粥榨菜吃。
朱允炆注意到众多难民们围了过来,笑着说道:
“诸位,你们怎么过来了?”
人群里传来各种各样的回答。
“想看看你,想知道你长什么样,总不能连自己的恩公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是啊,贵人救了我们,我们要给你立祠堂,世世代代供奉你。”
“贵人,有传闻说,你要离开寿州了?是吗?”
“你可不能离开寿州,如果你来开了寿州,我们可怎么办?”
……
朱允炆道:“放心好了,日子会逐渐变好的,如果有一天,这寿州城里的达官贵人们,鱼肉百姓,那就去水泥厂里,状告他们,我会知道的,而且一定会为你们做主!”
指望洪武年间的官吏们有多高的素质。
那就异想天开了。
能不出大乱子,便是大部分官吏的极限。
朱允炆必须得给那帮官员们头,放置一把利剑,随时有可能斩落的利剑!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