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承嗣(2 / 2)皎皎少年华首页

“昨日宗人府来报,说是太皇太后派人取出了承嗣塔第七层的东西”,裴修缓缓说道。承嗣塔是存放大显皇室宗亲印玺玉碟,金册文书的地方,按照权力等级,侯爵存放于四层以下,亲王郡王在第五层,中宫皇后、太子则放于第六层,而能够开启第七层的只能是历代帝王和太后、太皇太后,以及太太皇太后,如果还活着的话。

裴皇后微微点头,道:“本宫也听闻了此事,据说太皇太后拿走的是前先帝爷留下来的”,孝安帝薨逝不过两年多,世人多以先帝称之,而前先帝则指的是太皇太后的丈夫德惠帝燕君硕。

“宗人府的人说,那东西是一枚玉碟,上面刻着一个人的生辰八字和身份信息,再加上宗人府的信引,即使是个乞丐,亦可一跃而成为皇子之尊。而且”,裴修深吸口气,又道:“听说这枚玉碟是前先帝爷亲手雕琢的”。

裴皇后闻言,有些不解,道:“即便如此,不过是个证明身份的物什,许是前先帝爷在外有了子嗣,替他筹谋一二而已”。裴修摇了摇头,道:“你还年轻,对当年的事情知道的不多。前先帝爷与太皇太后伉俪情深,六宫无妃,独宠中宫,而且大婚后不久便诞下嫡子,不足周岁册封为太子。据说太子聪慧伶俐,学识广博,待人谦和有礼,若是不出意外,自是新皇的不二人选,可惜偏偏出了岔子”。

“莫非宣仁太子之死另有蹊跷?”,裴皇后脱口问道,当年宣仁太子身亡的事情,她是知道的。

裴修摇摇头,答道:“不得而知,只是有传闻说,先帝并非前先帝爷属意的继承人,还有人说宣仁太子并没有死,甚至还有了子嗣。前先帝爷驾崩前,命人赶制了那枚玉碟,用黄纸火漆打封,严令只有太皇太后才能打开”。

说到这里,裴修谨慎地看了看四周,裴皇后挥了挥手,乐女官立刻躬身退下,将殿门掩上,他这才低声说道:“前先帝爷去的时候,留下一道遗诏。不知何故,竟未能及时送到太皇太后的手中,直到三十年后,才有人放出了口风”,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那封遗诏的内容是,无论殿上新君为何人,百年大归后,必须由手持玉碟的宣仁太子的后人继承皇位”。

“咣当”一声,裴皇后浑身发颤,脚下有些不稳,不小心撞在多宝阁上,将一柄通体碧绿的如意摔得粉碎,裴修上前扶住她,轻嗔道:“娘娘,此事尚无定论,你是中宫之主,又是太子的生母,何至于如此失态?”。

裴寂幼承庭训,秀外慧中,遇事机智沉稳,原是女中豪杰,不让须眉,乃裴修最疼爱的长孙女。只因幼时曾与燕同律有些渊源,虽谈不上倾心以顾,但也不失为一段佳话,加之她自视甚高,视帝君为良配。只可惜入宫后,从太子妃,再到皇后,始终不得帝宠,就好比一腔热血尽数泼在了寒冰之上,泾渭分明,相悖而行。

后来她用了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方得了这个孩子,裴皇后永远都忘不了燕同律看向她的眼神,冰冷刺骨,毫无温度,就像是在看一个死人。这一年多以来,她终日提心吊胆,耗神思忧,竟变得有几分患得患失起来。

裴修看着她惨败的面色,也知她在宫中的处境,心中有些不忍,但也无可奈何,毕竟嫁入皇室已成定局,后悔无益。

斟酌几许,他开口说道:“娘娘无需忧心,就算真有那道遗诏,但如今早已过去数十年,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先帝爷在位近四十年也不是毫无建树的,况且微臣还忝居内阁首辅之位。听司礼官说,册封钰儿为太子的诏书已经拟好,等仪程定了,就无大碍了。只是娘娘常在宫中行走,近日还需多派点人手,留意慈宁宫的动静”,裴皇后闻言,只是神情恍惚地点了点头。

“梅太妃召见本侯?所因何事?”,沈月明眼里闪过一丝疑惑,青蓉姑姑施了个礼,道:“娘娘请侯爷前去商议陛下的病情,听说昨日又咳血了”。

燕同律中毒之事,梅太妃确实知情,更托了南砣伽送来消息。回到大显后,沈月明曾亲自前往落梅宫中询问,梅太妃只说了送信之事,却语气坚定地告诉她,自己并不知晓南砣伽做下的滔天恶事,若是早些知晓,断不会与此等恶人有所瓜葛。

沈月明对她的说辞半信半疑,不过梅太妃的医术确实高明,既然她派人相邀,就算是冲着燕靖的面子,自是应当走一趟,便随青蓉姑姑一道前往。

两人见面后,寒暄数句后,梅太妃拿出几张方子,道:“这是本宫查遍天下医书,为陛下开的方子,侯爷交游广阔,为稳妥起见,可否找些方家大能参详参详?昨日陛下又吐血了,若无青繁缕将龙蔓葵果的药性进行萃取和转换,再拖延下去,恐怕情况不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