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阿基米德多面体(1 / 2)UI程序员首页

正奇星。

梁动扫描了所有的行星。

第5行星有原始生态,未出现智慧生态。

此时在第9行星,要对其他恒星造成有力的干扰,不能距离恒星太近、太近的话,距离遥远,作用力等同于恒星之间的作用力,根本无法改变周边恒星的行为方式。

深度扫描三次,依旧一无所获。

梁动不得已把目标转移到系外行星带。

系外行星带,可能性非常小。试想一群集体飞行的小行星,其中一颗或者一部分要承受外界作用力,永不了多久,这些承受外力的小行星,势必会扰乱平衡。

这种存在不可能到达二次平衡。作用力随时都有变化,要么这些小行星改变运行路径,脱离行星带,剩下的才能逐步平衡要么实时维护,一旦脱离行星带,立即另选小行星。

话虽如此,梁动还是绕了行星带三圈,没有扫描到任何异常。

没有金属结构,没有生态存在……

梁动不甘心,已经明确仙仪恒星被外力改变了自转平面,甚至运行路径也有可能被调整,外力必定存在,但在哪?

在往外就是星云,恒星形成之初,周边散乱的星际介质未能全部进入恒星系内,在外层形成的一层星云。

这层星云类似空心球体,把恒星包围在内。在恒星自转平面上,也就是系外行星带外侧,小行星厚度逐渐增大,直至最外层球体。

就相当于一个空心球,空心部分被分为上下两半,上下两个空心部分形状和桃子类似,两个桃子屁股之间就是恒星,其余地方全部是未曾进入恒星系内的星际介质。

这部分星际介质数量众多,占据空间也很大,所以并不会密密麻麻排列。

这层星云的运行轨迹需要匹配整个星际空间。

说直白点,影响它运行轨迹的不只是包围在其中的恒星,周围所有的恒星,任何对该区域存在作用力的天体,都能影响它的轨迹。

它们有相当的协调作用。

首先,其他星际介质入侵,最多扰乱表层部分星际介质轨迹,随即被同化,恢复平衡状态。偶尔质量偏大,最坏的情况就是能给恒星系内带去一个小行星,称之为彗星。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是因此产生,还有部分彗星是在引力线的作用下闯入恒星系内部。

其次,其他对恒星产生的作用力,他们还能缓解作用力的效果。

想到此,梁动蓦然惊觉,自己想要寻找的东西会不会在这层星云之外。之内不可能,因为内部并没有完全的空心,中间的吸盘始终贯穿了整个空心球。

星云之外,梁动头皮发麻,范围太广是其中一个原因,第二个就是之前检查皓月大陆周边恒星,把这部分给完全遗漏。

尤其是姆阿星,那颗已经爆炸的恒星。

事不迟疑,和恪斐简要说明之后,开始行动。

大范围搜索并不轻松,何况星云并不是一尘不变。

从一极开始,顺着自转方向,沿着球面,锁定相互之间的距离,开始搜索。

半道中止。要保证相互之间的连线不进入球面,就得保持距离球面足够远。距离球面足够远,扫描就达不到要求。

不得已派出机甲。

费劲折腾,但结果不会因为折腾立马呈现。

梁动根本不相信,灵机一动,双向扫描!

终于扫到不属于恒星系统本身的东西,还在外侧,全部漆黑,不扫描根本无法目视,包围了整个星云。

梁动拿着扫描结果,折腾了小半天,才发觉这些东西构成了一个阿基米德多面体:大斜方截半二十面体。

整个表面由30个正方形、20个正六边形和12个正十边形构成。

随即明白,这种多面体,有62个面,可控面非常多,还能分主次。

一级控制面为12个正十边形,二级控制面为20个正六边形,三级为30个正方形,还真是协调恒星运行轨迹的好东西。

梁动的不对称无核心系统主控设备也是一种阿基米德多面体,不过没有这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