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外 每个人的小圆满(1 / 2)清穿之胤礽阿玛听我心声首页

弘晳万万没想到胤礽真的能将他留下监国,自己带着一群人去蒙古巡视。

城门上,弘晳目光哀怨地望着出行的队伍越来越远,直至对方消失在视线之中时方才长长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张全低声劝说道:“爷,皇上将雍亲王也留下来与您一同监国,您要是心里难受不如将国事交给雍亲王,自己出去玩啊。”

弘晳无语地看了一眼张全,“你觉得四叔能放我走?”

他只是年纪小不是脑子傻好吗?

四叔如果真的敢在这个时候将他放走自己留下来处理朝政,一定会被人视为伺机篡位,到时候就算是自己的皇阿玛再信任四叔,怕是也难逃言官的嘴。

回宫的路上,见着奴才急匆匆的跑来,“大皇子,二皇子爬到树上不下来了。”

弘晳皱眉,跟在奴才的身后朝着后花园走去。

二皇子指的是弘晋,他也是今早才知道,皇阿玛带了一群人去蒙古,唯独没带弘晋。

说是将小弘晋留下来与他作伴。

哼哼,就是嫌弃弘晋年纪小,怕惹祸才留下来的。

弘晳离老远就看见一群宫女太监外加侍卫正围着一棵树,大家都仰头看去,只见树上坐着一个小奶团子,大脑袋晃晃悠悠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弘晋,你怎么爬上去的?”

弘晳一出声,众人立刻让出一条路来。

自从胤礽登基之后,弘晋就成了后宫的小霸王。

无外,主要是因为当今皇上只有两位皇子,大的已经娶妻并且还没有子嗣,小的就是眼前这位正值讨狗嫌年纪的小霸王。

如今后宫最大的是皇后,但因后宫的子嗣实在太少,皇后更是不可能因着一点小事就对小霸王如何。

于是,在其母妃的纵容下,小霸王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哥哥弘晳。

“哥哥”弘晋刚刚还是一脸嚣张的模样,现在见着弘晳来了,立刻就变成了小怂包。

弘晳背着手走到树下,抬眼看去不怒自威。

“树上好玩吗?”

弘晋抿了抿唇,有些害怕地嘟囔,“好玩。”

“在树上玩什么呢?”

弘晋大眼睛转了转,小小的脑子迅速开始找理由,恰好看到不远处的树枝上落了一只鸟儿,立刻说道:“看鸟。”

弘晳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任何发怒的意思,“既然如此,那你就在树上好好看吧。什么时候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什么时候再下来。”

弘晋张了张嘴,看了逐渐远去的背影,整个人都懵了。

这是什么意思,这是不让他下去了吗?

小家伙眨巴眨巴眼睛,弓着身子就要往下跑。

张全硬着头皮劝道:“二皇子还是别下来了,大皇子刚刚的意思就是让您一直在树上坐下,不到晚膳时不许下来。”

张全也很头疼。

大皇子总是这样温温柔柔的就把人给处置了。

如今皇后和二皇子的母妃淑妃都被带出去巡视了,眼下整个皇宫还真没有人能和大皇子叫板。

弘晋一听这话“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扯着嗓子开始喊。

“我要见哥哥,我要下去。”

张全垂着脑袋不语。

毓庆宫正殿,弘晳批阅奏折,耳边时不时有人汇报弘晋的情况,直到张全跑了进来。

“爷,二皇子一直在哭,现在嗓子都哭哑了。”

弘晳面不改色,“没事,哑了就吃药。”

小屁孩整日的作天作地,先前有各位长辈在宫中,他也不好出手管教。如今后宫他最大,正好借机会好好管教一下弘晋。

他们虽然不是一个母妃的孩子,但整个后宫就他们兄弟二人,他也真心希望这个弟弟以后能够平平顺顺、健健康康。

但前提是,他自己别作死。

张全知道自家主子的意思,但怕这么僵持下去就会落下口舌,还是劝说道:“爷,这件事要是被外面的朝臣知晓,怕是会说您的是非。”

弘晳抬了抬眼,“说了又如何?”

张全一时语塞。

也是,说了又如何?

思及此,张全也不再劝说什么,躬身退了出去。

片刻后,正在批阅奏折的弘晳只觉得眼前有一道阴影扑面而来,抬头就看见雍亲王一脸笑意地走了进来。

“四叔,您怎么来了?”

弘晳一脸欢喜地起身迎了过去,“四叔可是有事?”

弘晳拉着胤禛的手在一旁坐下,又亲自为其斟茶。

胤禛笑看着弘晳做这一切,只觉得这孩子被教养的是真的好,再回想起弘历曾经与他说过的那一切,只在心里默默地叹气。

幸好眼前的这一切是这么的美好,而不是弘历所说的那个模样,不然即便是他登基成了皇上,心里怕也是不好受的。

“皇上临走时曾嘱咐我,朝廷的一切事宜都由你来做主,若遇见你拿捏不准的事情时,再由我来出面。”

弘晳思索了片刻,试探地问道:“侄儿并未真正的处理过朝政,如今批阅的奏折也都是一些小事,真正遇见了麻烦肯定还是要由四叔来处理的。”

胤禛却是笑着喝了口茶,缓缓地说道:“你应该知道,你皇阿玛对处理朝政也没什么兴趣,只是从出生开始就是太子,一路走来可谓是如履薄冰,能走到如今这一步也算是完美。可即便如此,私心里他还是那个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坐在树荫下乘凉之人,而不是将自己埋在成堆的奏折之中。”

弘晳沉默地听着这番话,他自然听得出四叔的意思,可是……

“四叔,皇阿玛从前因为要注意与皇玛法的关系,所以日子过的并不算悠闲。如今他为帝王,还不是什么事都可以顺着他?”

胤禛苦笑着摇了摇头,却终究没有再多说这件事,而是转移了话题。

“来时的路上听说弘晋惹祸了?”

弘晳苦笑,将事情说了一遍,胤禛听完哈哈大笑。

“你啊,可是比你皇阿玛手狠。”

弘晳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次若不给他点教训,日后指不定惹出什么祸事呢。”

“对了。”弘晳喝了口茶,忽然问道:“侄儿听说四叔将弘昼扔到了十四叔的军营?”

胤禛点了点头,想到自己那个顽劣的儿子,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个孩子太皮了,实在是不好管教,干脆就扔给你十四叔管教了。”

弘晳看着胤禛提起十四叔的表情不再似以往那般紧锁眉头,心里也跟着偷偷高兴。

自从十四叔大婚后,四叔和十四叔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至少明面上看起来不再是剑拔弩张,听说私下里两位福晋的关系很好,想必也是有各家爷的嘱咐。

“侄儿觉得弘历这些年成长了不少,不仅心情豁达了几分,就连脸上的笑容也逐渐增多,想来是与九叔在一起还是很快乐的。”

今年年初,弘历就被安排在了胤禟的身边处理海外贸易相关事宜。

主要是弘历的脑子好使,鬼点子多,加上这孩子极其聪明和好学,不论是对洋文的学习还是海外其他国家事务的掌握,时不时就能让胤禟发出惊叹。

上个月更是被胤禟以贸易使的名义派到海文巡查贸易,这一出去怕是要几年才能回来。

提起这个儿子,胤禛的脸色变了变。

先前他与胤礽坦白时,还以为胤礽会找个由头将弘历处死。

可结果却是,胤礽只是以一种权力软禁的方式将弘历养大,然后再根据他重活一世知道许多事的能力,将他派给了胤禟。

这样一来,既能全了自己与胤禛之间的兄弟情谊,也不用担心弘历会利用自己的先知而做出一些不利于皇室的事情。

对于胤礽的这份心胸和头脑,胤禛表示叹服。

也正是因此,他回府之后便与弘历彻夜畅谈了一次,未来到底走哪条路,让弘历自己选择。

几日之后,弘历便不小心感染了风寒。

病好之后,他的眼中便再无阴谋算计,取而代之的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纯真与可爱。

胤禛已经不想去追究太多,全当是弘历自己做好了选择。

倒是一直傻乎乎的弘时,种痘得了场大病之后,反倒是靠谱了几分。

做事不仅稳重了几分,说话也不再似从前那般没脑子。

“四叔,侄儿想把弘时安排在礼部,正好年底宫宴时也好让他锻炼锻炼。”

胤禛笑着点头,“那本王便替弘时谢谢弘晳了。”

初入仕途便能操办宫宴,可谓是给足了面子。

一番闲聊过后,弘晳亲自送胤禛离宫,随即又拐到了树下。

原本是想看看小家伙是不是还在哭,却发现没长心的小混蛋竟然开心的咯咯笑。

离老远就能听到他的笑声,也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待他走近一看,小家伙正坐在树上啃鸡腿,树下有小太监还时不时地询问要不要喝水。

弘晳满脸的黑线。

什么意思?

当这是野炊呢?

张全看自家主子的脸色不对,轻咳一声,树下的一群人立刻看了过来,见弘晳面色不善地走来,全都垂下了头。

坐在树上的弘晋下意识地就想藏自己的鸡腿,许是他动作幅度有点大,一个不小心大头朝下就栽了下去。

就在宫女和太监惊呼声中,弘晳大步冲了过去,一把将小屁孩接在了怀里。

“嘻嘻,哥哥好厉害。”弘晋像是感受不到危险一般,抱着弘晳的脖颈嘿嘿笑,气得弘晳反手就开始打屁股。

弘晋哪里想到弘晳能打他,急的嗷嗷直叫,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全都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直到弘晳打累了方才停手,抱着哭红了眼的小屁孩回了毓庆宫,直接丢给了青青。

“好好教训这个小屁孩。”说完,就去了前院。

青青无奈地摇头。

小屁孩都被打成这副模样了,还要怎么教训啊。

于是,叔嫂俩大眼瞪小眼,最后还是弘晋嘿嘿一笑,青青才松了口气。

胤礽出行将半数的朝臣都带走了。

除夕宫宴时,弘晳难得看到大殿之上有些萧条的景象。

今儿个这场宫宴是青青操办的,也是她第一次操办如此盛大的宴会。

眼见着宫宴完美结束,青青紧绷的心弦刚刚松懈下来,就觉得肚子开始不正常的疼。

嬷嬷检查过后,立刻喊了起来,“快准备接生,大皇子妃要生产了——”

当夜,刚洗漱完准备要休息的弘晳一个激灵就冲了出去,待他赶到后院时,就见原本该休息的小院早已灯火通明。

太医们都拎着药箱在院子里严阵以待,产婆和宫女们全都在屋内忙活着。

弘晳刚刚赶到,张全就将里面的情况一一叙述出来。

“爷,大皇子妃刚刚有生产的迹象,据说还得有一会才能生出来。不如您先回去休息,待生产结束后奴才第一时间告诉您。”

弘晳狠狠地踹了他一脚。

“张全,你这差事当的愈发好了。如今母后等人都不在宫中,大皇子妃这个时候生产难保有些事情做的不周全,如今爷在这个时候离开,万一出了事怎么办?”

张全不敢再乱说话,只得安安稳稳地守在弘晳的身边。

从凌晨一直守到天明。

待天边浮现出鱼肚白之时,产房里传来了一声啼哭。

随后就听见宫女从里面跑了出来,满脸的喜色,“恭喜大皇子,大皇子妃生了一位健健康康的小阿哥。嬷嬷正在给小阿哥擦拭身子,稍后就能抱出来了。”

弘晳瞬间松了一口气,“皇子妃如何了?”

宫女满脸含笑,“大皇子放心吧,皇子妃也很好,就是生产太过劳累,现在昏睡过去了。”

话音刚落,嬷嬷就抱着一个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可爱走了出来,“恭喜大皇子,是个健康的小阿哥。”

弘晳接过孩子仔细看了看,与他上一世的孩子一模一样。

还是这个皱皱巴巴的小家伙,还是一样健康平安的小可爱。

“好,很好。毓庆宫上前宫人赏三个月月钱,接生婆赏白银一百两,太医赏白银一百两,其他近身伺候的宫女太监皆赏白银三十两。”

“谢主子恩典。”一群人呼啦啦地跪了下来。

弘晳抱着皱皱巴巴的小可爱,只在心里默默地期待着,不知这一世这个小可爱会叫什么名字呢?

此时的胤礽等人早已到了蒙古。

胤礽拿着八百里加急的信笺看了看,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

一旁吃花生的康熙见状假装不经意地问道:“何事笑的这么开心?”

胤礽直接将信笺递给了康熙,康熙对胤礽的举动很是满意,接过信件一看,整个人都弹了起来。

“弘晳有了儿子?”

胤礽看着康熙直接原地起跳的模样忍不住扶额,“皇阿玛,您稳重一些。先前腰扭了之后就一直没好利索,您可不能再这样一蹦一跳的了。”

康熙不悦地瞪了他一眼,“朕哪里是一蹦一跳,朕是开心。”

胤礽笑着附和,“是是,皇阿玛开心,皇阿玛老开心了。”

对于儿子的揶揄,这一路上康熙早已经习惯了。

转了转眼珠,康熙看向胤礽,“这是弘晳的第一个孩子,也是你的第一个孙子,你打算取什么名字?”

胤礽压根没上当,直接将皮球踢了回去,“还是由皇阿玛来取名字最好,也算是那孩子的福气了。”

康熙又是一脸的满意加骄傲,思索了半晌后,说道:“就叫永琛吧。”

胤礽想也没想就点头,能得康熙赐名绝对是那个孩子的福气。

“稍后儿子就派人将赐婚一事告诉弘晳。虽然满月酒咱们是赶不上了,但是明年孩子周岁时,可以大办一场。”

康熙赞同地点了点头,“就这么定了。”

三月的草原还有些冷,但马上就要到康熙的生辰了。

这次的生辰要在蒙古过,也算是给蒙古表现的机会和恩典。

为此,蒙古各部落可谓是忙活的不轻,几乎是使尽了浑身的解数。

这其中有偷偷前来询问胤礽的意见和建议的,还有偷偷去皇后那里找小道消息的。

可一番折腾下来,任何消息都没有探到。

寿宴当日,康熙耍性子非要去骑马,胤礽拗不过他,只能答应。

草原上还有薄薄的雪,父子二人骑马慢悠悠的闲逛。

康熙年纪大了,不能再驰骋纵马,而胤礽则是从小就对骑射不太感兴趣,以前在围猎时也总是骑着马在队伍后面晃悠。

“皇阿玛,您打算什么时候返京?”

康熙想也不想就说道:“明日休整一天,后天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