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应对之策
“各位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底下的朝臣低着头互相看了一眼,应对之策?又发钱吗?
现在陛下在外征战,钱如流水,就算从各个贪官家中抄了钱银无数,但也不是这样的法。
女人果然就是女人,纵是再聪慧又如何,还是没有长远的目光。
但是这话谁也不敢说出来。
“嗯?”
轻轻的一声嗯,就像敲击在朝臣心尖上的重锤。
户部尚书出列,“娘娘,现在春耕时分,朝廷可分派房屋修葺转款和春种种子,既可保证百姓的安居还可保证秋收的问题。”
立马就有后面的人就开始附和,“臣附议。”
荣佩兰隔着帘子,看不清下面的人的表情。
“难道就只有严大人一人之言吗?”
还是队伍末尾的那个年轻人,“娘娘,臣有一言。”
“说。”
他沉吟了片刻后道,“娘娘,百姓十之八九都是没有读书识字的普通人。”
“他们所知晓的事情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着自己的勤劳为自己一家老小丰衣足食。”
“若是天灾年祸的,朝廷多有接济度过难关。”
“可现在无灾无祸,朝廷若还是大肆发钱放粮,只会滋生蛀虫,然后无人再会辛勤劳作,届时秋收才会大受影响。”
荣佩兰点了点头,在这个坐得越久,她越发的清楚,不同门第教养出的人想法不同,适合的官职也不同。
寒门学子,更多真正知道百姓的疾苦和切实的难处。
世家子弟,多学圣贤书,多为史学典籍,从前人学习治国经验之道。
一个适合实事,一个适合选贤任能。
不是共同的利益体,这样又容易造成两派分化,一个觉得德不配位,一个觉得位不配德。
刚登基的时候,纪韫璋还和荣佩兰担心过这样的会造成新的朝堂党争。
现在荣佩兰觉得,适当的较量与制衡,这样是才是朝堂上的良性发展。
若不然,底下的人沆瀣一气,她还能如何知道真正的民情。
荣佩兰看着下面的这个年轻人,一时没有想起来他的名字。
“这位大人说得在理,你叫什么?”
“臣,樊沛。”
“本宫记住了,樊大人。”
“这事儿尽快得商量出个章程出来,明日早朝要有对策,不若,严大人你这顶帽子也不用戴了。”
户部尚书立刻低下头去,后背都惊出一层汗来,“是……”
——
国子监改制,下面分别立了,太学,算学,律学,医学。
招收的皆是从各地州学选拔上来的学子。
通过选拔考试,质优者便可入朝为官。
万里挑一,优中择优。
这是读书人的路径之一。
剩下的便是十年寒窗,四年一制的科举考试。
百废待兴。
荣令宽没有官职,自一开始被姐姐姐夫抓壮丁当了一段时间的劳力,朝堂运行正常后,他便功成身退。
第一批从州学选拔上来的学子已经在安坐在学堂了。
学里还缺算学博士,常以此为道的荣令宽又被舅舅抓壮丁了。
荣令宽的读书期间,走得不算是平常路子。
一般孩童两三岁开始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