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执政中期,朝政日渐腐化,由于国家承平日久,明世宗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肆兴建, 议大礼的成功,使世宗获得在宗法上的正统地位。
与此同时,他还要借助道教来神化自己。
而且明世宗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方士、道士们利用明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明世宗,使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
明世宗一改诸帝佛、道兼崇的习惯,而专奉道教,压制佛教。
他对道教的崇信主要是迷信其斋醮方术,同时为了神化自己,他还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
随着杨廷和的去职和大礼议的升级,明世宗的崇道活动也随之升温。
斋醮的内容自祈雨雪、禳旱涝、祛病除灾以至求嗣延年,抗倭御虏几乎无所不有。
他还赐给入直大臣道教冠服,百官斋醮时,派御史纠仪,派亲信察其不虔者。
世宗对道教方术十分迷信,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皆以祈禳祓除获幸,宠遇不衰。
段朝用以烧炼术进,胡大顺以吕祖“三元大丹”进,其他以丹法秘术进者不可胜数,往往以此瞬息宝贵。
明世宗还仿效宋徽宗故事,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直接神化自己,又自号“雷轩”,“天池钓叟”。
嘉靖十九年(1540年),太仆卿杨最以谏监国议且直言求仙之荒谬。
最终结果为:“杖死。廷臣震慑,大臣争谄媚取容,神仙祷祀日亟”。
在明世宗的高压下,直谏之风渐息,一时“谄风滔天”。
史称“古今献诗颂圣者……惟世宗朝最为繁夥”。
可见明世宗对得宠的道士多赐以高官厚爵,百官的荣辱进退也往往取决于是否虔心奉道;对于直言批评朝政得失的官员,则残酷打击。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十月,十几个宫女以杨金英为首,决心要害死明世宗,后失败,史称“壬寅宫变”。
事后,明世宗便搬到西苑的万寿宫,不敢住在紫禁城的寝宫里。
宫婢之变后,明世宗把转危为安归功于事玄之效,更加热衷于斋醮祈祷。
他躬服道教衣冠,“以为祈天永命之事”;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嘉靖晚期,边事废弛,吞没军饷,倭患渐起。
在嘉靖年间,“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祸患。各地也爆发多起民变。此时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起来,而海禁依然厉行,沿海民众和王直集团与朝廷的斗争非常引人注目。
嘉靖二年(1523年)爆发了“争贡之役”,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
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嘉靖倭乱”。
嘉靖三年(1524年),以后爆发多起大同兵变,嘉靖十四年(1535年)爆发辽东兵变,又发生广宁兵乱。
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兵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明王朝的腐败军队根本抵挡不住蒙古的骑兵。
嘉靖十九年(1540年)正月,吉囊袭扰大同,杀明朝指挥周岐。
六月,瓦剌部袭扰边塞。
七月,吉囊入寇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在宣平迎击,将其击败。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春,俺答多次入塞袭扰。
八月,俺答汗进犯延绥。
十月,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俺答称汗,遣使议和并求通贡,明世宗屡次拒绝。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明朝政府首次把王直集团骚扰沿海地区称为“倭人入寇”。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为武力逼迫明世宗答应互市,俺答率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
因贿赂严嵩子严世蕃而任宣大总兵的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
八月,俺答移兵东去,八月十四日,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入内地,营于潞河东二十里之孤山、汝口等处,京师戒严。
明世宗急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
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退去,史称“庚戌之变”。
事后,严嵩又杀执行他的命令的兵部尚书丁汝夔以塞责。
俺答以武力成功逼使明世宗答应开市,但北部边境蓟辽地区的滋扰直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方消停。
葡萄牙人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取得入居澳门的特权。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来自日本的仅有53人的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芜湖、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 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爆发振武营兵变。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
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嘉靖中后期,明世宗宠信奸臣严嵩,造成了很大的恶劣影响。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世宗提拔年过六十的严嵩入阁,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谨身殿大学士,后改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严嵩诬害夏言,明世宗准其再任内阁首辅,因而严嵩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