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意想不到的名字(1 / 2)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首页

其实大家之所以对白居易有这么多的质疑,主要原因在于对方的文学作品是以数量扩大影响力,并非像李白、杜甫那样以高质量为主。

当然,白居易也有一些传世佳作,尤其是叙事长篇方面的造诣很高,只不过他相比之下缺少了一些人格魅力。

白居易之所以没有那么高的人气,这和他的性格和个人魅力有很大关系。

有人说白居易是一个典型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虽然他的诗文之中也有体恤百姓和忧国忧民,但他自己的生活却比较铺张浪费和混乱。

还有人说白居易是朝廷的笔杆子,没有文人该有的傲骨,这方面就比着很多人差了许多。

但是不管怎样,白居易对后世的文化还是有很大影响的,如果他不是一个圆滑的人,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传世名篇保存下来,兴许也会像王勃、骆宾王等人英年早逝,又或者像杜甫那样一生蹉跎。

……

在白居易之后,第七位文坛大家上榜。

第七位:关汉卿。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 -约1300年 ),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 另有籍贯大都 和祁州等说。

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他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

剧目有六十多个,剧本大多散佚。

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

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

尤其是《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他的主题深刻、结构严谨、形象活泼鲜明、语言泼辣质朴的杂剧特色。他是中国戏剧史上作品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

关汉卿出生于金末,医户家庭的出身,生活条件明显优越于一般百姓,才使得他能在教育远未普及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一个连年战事、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有幸接受了教育,而且教育程度相对也比较高。

元统一全国以后,按照关汉卿行医世家的出身,被政府编入“医户”,实际上是一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编剧和演出活动只不过是兼职和谋生的手段。

元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旅行家马可波罗描述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人口众多,华屋巨室列布,四方异域之人会聚,而且“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蒙古灭金以后,为了谋生,关汉卿来到大都,并开始专事戏剧活动。

关汉卿高才风流,在大都生活的日子里,进娱乐场所从事杂剧创作活动,甚至亲自粉墨登场。

他主持玉京书会时,和曲家王和卿、杨显之、费君祥、梁进之等等有较密切的交往,常在一起商酌文辞,评改作品。

他留恋于勾栏瓦肆,与一些着名艺人也相当熟悉,他可能与戏曲家王实甫有一定关系,据说两人共同完成了杂剧《西厢记》,《崔张十六事》散曲可以为证。

元代,除大都外,南方的杭州、苏州、广州、泉州、扬州、镇江等地商业也十分发达。

南宋亡国以后,大批北方剧作家和表演者为了谋生,纷纷南下。

关汉卿也南下扬州、杭州等地,继续从事他的艺术活动,而南方的富庶繁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杭州演出、游历后,曾以”普天下锦绣乡,寰海内风流地”之语盛赞杭州,描绘了这座城市的秀丽风光和繁华生活。

扬州,中国古代风流才子,只要拉得上关系,总爱提上一提,关汉卿在这里见到了珠帘秀,并写下了《赠珠帘秀》:“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才子佳人故事上演。

并与珠帘秀弟子赛帘秀、燕山秀,以及侯耍俏、黑狗头,还有尊王和卿为“伯父”的顺时秀等杂剧演员相识。

关汉卿杂剧涵盖面非常广泛,几乎涉及到元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公案剧,揭露政治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触及尖锐的社会矛盾, 歌颂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如《窦娥冤》《蝴蝶梦》《鲁斋郎》等。

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窦娥冤》,被列入世界大悲剧之中,反映了人民的斗争精神,控诉社会黑暗。

作品写了一个弱小无靠的寡妇窦娥,在贪官桃杌的迫害下,被诬为“药死公公”,斩首示众。

窦娥的冤案有巨大的典型意义,作家以“人命关天关地”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提出了封建社会里“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个带普遍意义的问题,强烈地控诉了封建制度与民为敌、残民以逞的罪恶。

第二类婚姻爱情剧,主要是描写下层妇女的生活和斗争,突出她们在斗争中的勇敢和机智,肯定女性对于婚姻的自主选择。

那些貌似强大的坏人,在聪明的对手面前,一个个被簸弄得象泄了气的皮球,因此作品也带有更多的喜剧意味。

如《救风尘》《望江亭》《金线池》《调风月》《拜月亭》等。

其中以《救风尘》为最有代表性。

《救风尘》写妓女宋引章与穷秀才安秀实相恋,后贪图财物嫁给富商周舍,结果被朝打暮骂,受尽苦楚。妓女赵盼儿假意要嫁给周舍,设计救出了宋引章。

宋引章嫁给安秀实。

作品同情社会底层的妓女和儒生,揭露了官商的虚伪残暴。

第三类历史剧,通过塑造英雄人物形象,歌颂英雄,赋予英雄人物以拯救苍生的使命,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黑暗的批判和对英雄再世的渴望。

如《单刀会》《西蜀梦》。

以《单刀会》的成就最为突出,取材于《三国志·鲁肃传》,写吴国名臣鲁肃为了索取荆州,设宴邀请关羽,关羽单刀赴会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形象。

关汉卿的这些历史剧来源于史传,但又超越史传。

他创作的立足点不在于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借历史题材融进大量的现实内容,着重体现历史剧创作的时代精神和戏剧文字的基本特征,这便是关汉卿的历史剧的精华所在。

在这些历史剧中,关汉卿赞美正义的事业,歌颂英雄的业绩,表现了一个正直戏剧家的爱憎感情,这和他在其他剧作里所体现的精神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