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自己出去吧,总觉得没意思。所以,以敖海源为首的浪鱼小分队再次集结。
浪鱼小分队的成员是敖海源学校的4个同事,虽然教学方向研究领域不同,但都有同一个爱好,就是钓鱼。
一大早,王海华用幽怨的小眼神看着敖海源“源哥,你终于想起来带我们飞了!你上次跟几个老家伙吃独食太不厚道了。”
王海华和敖海源大学四年一个宿舍但不一个专业,同样爱好钓鱼。毕业后兜兜转转的又回来学校当老师,同窗变同事,唯一不变的是基友情渔友情。
“行了,别跟个怨妇似的废话了。让你们准备的东西准备好了吗?”敖海源一边把东西往船上放一边说到。
嘿嘿的笑着,刘冬雪掀开SUV的后备箱。
作为小分队的后勤保障,他总是能搞到别人搞不到的好东西。
2个25公斤的大编织袋上写着大大的金坷垃海鱼饲料几个大字,底下一行小字“窝料掺了金坷垃!一袋能顶两袋撒!”
冰鲜的5块南极虾砖,最后掏出来一大袋子,打开后里面居然全是福寿螺,足有20斤。看的密集恐惧症都快犯了。
“这螺不错,个体可以。你们都带钳子了吗?”敖海源抓了一把检查了一下。
“带了!”另外四人拿出钳子对着敖海源亮了一下。
临出发的时候,敖海源又从码头的烂鱼堆里铲了一大堆,几人一分。
一桶海水把金坷垃颗粒泡散,鱼虾蟹和南极虾砖用饵铲打碎在颗粒里搅拌均匀,一份合格的窝料就OK了。
看看表已经6点半了,把所有装备运上船之后,今天不用拖船下海,从码头上船就可以了。
按照老友给的坐标,敖海源很快就把船开到了附近。
这个养殖场是建国初期建立的,多半个世纪以来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人民提供了大量海鲜产品,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如今,随着近海资源结构的调整,养殖场也在追寻改革的方向。
老友给的坐标地点依然是一个养殖区,不过这个不是浮球网绳,而是网箱养殖区。据老友介绍,这片养殖区原先养殖的是牡蛎扇贝一类的海产,现在改为网箱养殖,主要是经济价值更高的黄鱼。
这片海域是没法套瓢了,将船抛锚固定好,众人纷纷开始下竿。
今天的天气依然不错,前天刚下过一场雷阵雨,今天还是多云的天气,大块儿大块儿的云朵散布在天空中,时不时的云朵遮住太阳,船上的众人也没感觉到晒的感觉。清风徐来,小船在海面飘飘荡荡,好不惬意。
敖海源观察了一下,雾气稀薄且零散,散布周边海域,可以说满海都系鱼,满海又都没鱼。
其实按照钓鱼的行话讲就是水下没有结构,没有结构就不会藏鱼。
探鱼器滴滴的作响,但大部分都是流动人口,并不是常驻居民。
左一勺右一勺打了几勺窝料,半个小时过去了,鱼口稀疏,极少咬钩。
“海源,你的情报准不准确啊,这鱼口不行啊~”岁数大点儿的曹世成收竿换饵问到。
“人家老友虽然低调不发圈什么的,但是他肯定不会骗我们,鱼获照片咱们也看过,确确实实是真的。”陈国鑫接过话茬慢慢说到。
“那就是咱们点选的不对?还是说咱的窝料不聚鱼?按理说这都挨着网箱了,鱼口应该不错啊!”王海华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这么好的点,探鱼器上也显示有鱼,为什么就没口呢。
这个时候敖海源观察了一下探鱼器和周边海域,说道:“咱们收竿起锚,你们看到往东50米左右那片起白沫的海浪了吗?我怀疑那底下有暗礁一类的东西。”
怀疑有暗礁只是个借口,真正的原因是敖海源发现那个位置的雾气开始聚集。
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轻点一下油门立刻关机,飘啊飘的就到了。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发动机对鱼群的影响。
把船锚抛下固定好船,一行人重新开钓。
这次的探鱼器上明显多了很多东西,明显感觉到水下层次丰富了起来。
看来玄学还是要和科学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单打独斗?不行,除非你有完美的系统,一路开挂推倒最后的BOSS的那种。
停好船之后,敖海源开始认真的给自己的竿前补窝,几勺窝料下去,透过海水表层已经能看到雾化带了。
很快,探鱼器滴滴的提示水下有大量的鱼群聚集。
“水深6.5米,显示大量鱼群,调整一下钓组。”敖海源看完鱼探喊到。
听到鱼层深度,众人纷纷调整起来。这次众人用的都是自改的自立漂,网上买的矶钓自立漂贵不说,还容易断尾,吃铅也没有那么大。所以敖海源的几个浪鱼小队成员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放大空心漂尾插入到40克的EVA中通漂里,用防水胶充分固定,中通漂尾部钻孔插入一个20克八字环配重。调整一下角度后,这样改装自立漂就能在水中快速立起并得到一个良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