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章 临邛探井(1 / 2)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首页

龙开始打扫痕迹,这里虽然偏僻到没什么民居,但明早太阳升起,还是会有很多人从这过的。

胡南指着还活着但昏迷的女人。

“我们把她给抬回去吗......等下!”

胡南忽然意识到,“这‘金弓’既然在这个陆家女人手里,难道陆家和龙您那位伙伴的死有关?”

或者说陆家和宋朝千张弓的死有关?

可是宋朝的六大商,为什么会对自己人下手,还是极为关键的千张弓?

龙的眼神陡然一变,身上的气场立马爆发出来。

眼见龙提起了女人的脖子,拽至半空中也没有反应,龙“啧”了一声将她重重摔下,低着头用,嗓音低沉。

“这个人因为为青尸注入了太多精力,本就是女性,阳气没有男人强,现在已经反噬到心神了。”

“那就是......”

“没救了,药生尘也救不了。”

龙脱下外袍覆盖在女人渐渐冰冷的身体上。

胡南叹了口气:“好在你找回了金弓刀,这一晚也算没有白忙活儿。”

然而就在龙正收拾好一切准备走时,两人突然听到了树叶摩擦的“沙沙”声!

胡南立马踩着龙抬起的胳膊一跃而起,翻到声音传来的左边墙头上,正看见两人慌张跑远的背影。

胡南仔细看去,很像傍晚在城门找他要钱的城门守卫中的两个。

胡南跳下墙头。

“是临邛的两个守卫,啧,这下孔明去修盐井不知道还要出什么幺蛾子了,我们快回去,他们应该都没睡在等我们。”

为了耗尽胡南的体力,回去时胡南才发觉他们这一路跑得有多远。

等他们回到驿站时,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这时已经有早起的商人和过客起床做事。

胡南和龙绕到了驿馆的后门,龙先翻过院墙,再将胡南接进来。

终于回到房间,诸葛亮和六大商果然都没睡。

药生尘见到他们一身血迹,确认不是他们的以后连忙去打了热水给他们冲洗。

胡南简单说了下他们这一晚的遭遇。

“看来这件事的突破口在最后跑走的那两个守卫身上,他们的身份,一定不单单是守卫。”司北溟分析道。

胡南点头表示赞同,顺便扶正了靠在他肩上几乎睡着了的司星辰。

他看看外面大亮的天,又回头看打着哈欠硬撑的诸葛亮。

“孔明,要不今天就先休息吧,明天再去看火井。”

不行,时间紧迫,主公和蜀地都耽误不得,备马吧。”

诸葛亮强打起精神,摇起扇子企图驱散自己精神上的睡意。

千张弓和司北溟没有任何困意地开始收拾桌上的书卷,他们早就习惯了彻夜不眠。

在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蜀王本纪》中这样记载:“临邛有火井一所,纵广五尺,深六十余丈.....井上煮盐。”

这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火井天然气的文字记载。

而在西晋人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载:“临邛火井一所,从广五尺,深二、三丈。井在县南百里。昔人以竹木投以取火。诸葛武侯往视之后,火转旺......今不复燃也。”

这说明火井曾经因为诸葛亮的到来而昙花一现。

车队往县南驾马而去,路上皆是一片片成海的竹林,千张弓和诸葛亮都从马车窗探出头来,欣赏着路边的景色。

“先生,”胡南策马靠近他们,“道路狭窄,你们把身子探出来这么多,小心撞着竹子。”

“无碍。”诸葛亮朝他展露了一个大大的笑容,“我在和千张弓先生讨论这些竹子的用法,听闻现在火井无法大量产盐是因为地下的火气太容易爆炸,寻常百姓很容易被炸伤,我想这些竹子能不能将火气导到地面上来,那会安全很多。”

他的话语中夹杂着兴奋,在风声中若隐若现,没有系统学过现代物理学和化学的诸葛亮却和现在的思想异曲同工般想到了压气导气的问题,并从角度、长度去思量做法,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再三惊叹。

“南崽!喂!你小心碰头啊!”

司星辰的呼声从后面传来,诸葛亮和千张弓看胡南的眼神也瞬间变得惊悚,胡南不明所已地回过头,“咚”的一声就撞上了一根粗大翠绿的竹子!

“啊!”

哗啦————

胡南被撞得掉下奔宵的背,带倒拉弯了一大片竹子,司星辰连忙“吁——”声停下马车队,跳下赤红把胡南扶起来。

药生尘和司北溟都从窗户探出头来,司星辰检查他没受什么伤后,看着他的样子,几个人都放声笑了出来,就连领兵的龙也噙着一抹笑。

“嘶,你们还笑。”

毕竟摔到了地上,胡南疼得龇牙咧嘴,哼哼唧唧地扶着奔宵的背站起来,千张弓揶揄道:“胡少商,你还是自己小心吧哈哈哈。”

胡南“哼”一声不说话,扶着腰,就准备驾马继续走,可司星辰却停在了原地,扯着胡南扒拉下的竹子。

“星辰?司星辰?嘿,干嘛呢?”

司星辰抬起胳膊,手指颤抖地伸出,眼睛直勾勾地看向竹林深处,又惊又喜。

“南,南崽!你快看!那是什么?”

胡南顺着司星辰手指的方向看去,当他看到那美丽的生物时心脏感觉被洗涤般。

“啊!那是......”

司北溟命人将马车驱到他们身后,诸葛亮从窗户伸出扇子压在胡南头上轻轻盖着,好露出更多的视线。

“你们在看什么呢?”

“亮哥!”司星辰压抑着惊喜的声音喊,“食铁兽啊,是食铁兽啊!”

“喔!”

全马车队的注意都被那远处在竹林中若隐若现的美丽生物吸引了,黑白相间的身影在竹林中格外突兀却没有违和感,仿佛周边竹林都是为了衬托它的美丽而生长的,就连诸葛亮和司北溟也小声发出惊呼。

这是他们第一次在野外看到熊猫,还是在它被称为食铁兽的时候。

或许是人群的注视太过热烈,它朝众人摆动了下身子就隐入竹林深处,渐渐隐没成一个黑白的点儿,最后消失不见。

“真是美丽的生灵。”诸葛亮嘴角轻提,又用扇子拍了拍胡南的头,“没想到子南这一摔,竟然还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惊喜,看来你总是与好运相连呢,哈哈哈。”

“咦!”胡南捂住头,“先生别打了,孩子快被您打傻了都。”

“哈哈哈,出发吧,让亮看看这蜀地究竟有多少奇迹。”

“是!”胡南喝声,“全体整顿,出发!”

东晋人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述了临邛:“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民欲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顷许,如雷声,火焰出,通耀数十里,以竹筒盛其光藏之,可拽行终日不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