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章 诡夜(1 / 2)传古今记之三国末蚀首页

守卫中的一人瞅了胡南一眼立马跑远了。

胡南想了想他们是来改造盐井的,要是别人不招惹他们,他们也没必要掺和到其他的麻烦中,就先不管什么贾主人甄主人了,他就任由那人去了。

但是当着他的面对他议论纷纷的样子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喂,商量好没?我们公事公办,手续齐全,让你们能最方便的行事,结果你们还是需要这么长时间吗?”

“啊,不需要不需要!临邛守卫军拜见中领军、军师将军!”

这几人如惊林之鸟般行礼。

这时胡南多了个心眼,该问的还是问。

“你们刚才商量什么呢?”

“没...没有。”

士兵将腰牌还给胡南,“只是很少碰见如将军这般尊重我们的人了,以往将军或者当地豪绅入城的,没有一个是下马将腰牌递给我们几个看的,要么将腰牌甩给我们,要么就是......给几个小钱了事。”

说罢,那几个低下头的守卫兵微微抬起头,眼神上翘看向胡南。

他们此刻的眼神像极了乞讨者。

胡南叹了口气。

“你们对每个人都会下手吗?无论有钱的还是没钱的。”

“啊?”

胡南直白的挑明让守卫兵都傻了眼,一时语塞,没有人接话。

胡南转过身,只是转身的时候,抛出了一个小药瓶,精准地落在了一个守卫的手里。

“这一瓶药价值十两白银,战争纷乱,你们就算伤到骨头,这药也能把你们医好,如果不想要命就去把这药卖了。”

胡南头也不回地说道,“另外,这是你们最后一次从过路人手里拿到东西了,因为新的法规,将在这里施行:凡私取百姓财物者,无论钱财大小,一律杖粗棍二十。”

胡南的软硬兼施让他们面面相觑,最终缴械投降,列队咬牙朝城门大喊。

“恭请军师将军入城门!”

城门大开,展出里面落日下的繁华街景。

“嗯。”

不再管他们什么表情,胡南回身招呼着司星辰带马车队过来。

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

六大商步入城门,随着城门渐开,临邛城的景象就像画卷一般展开在面前,简直是一幅西蜀版的“清明上河图”。

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重镇、蜀地通滇、藏的要津,临邛自古就有“酒里”、“茶乡”、“陶都”、“绸城”之美誉。

药生尘向胡南和司星辰介绍,就算放在现代临邛也是六大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据点:

在西汉时卓王孙冶铁铸钱富甲天下,“邛州贡布”入贡皇宫并经丝绸之路远销域外;

唐朝邛酒有“卓女烧春”、“文君茶”等皆为酒、茶之珍品;

还有兴于南北朝、盛于隋唐的邛窑所烧制的邛陶制品,其造型、釉彩均属为上等——临邛基本涵盖了六大商的所有业务。

所以六大商在这里多有贸易往来。

六大商走在去驿馆的路上,由一个本地人带路,胡南就和司星辰讨论起这里和锦里的房价哪一个性价比更高。

西汉时的卓家是临邛的大家族,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不仅开发了自己家的盐厂、铁厂,还组建了通商马队,东去成都、长安,西达康藏,南下滇缅,这些都为中国的第一条丝绸之路、后来的茶马古道增辉添彩,而且使卓家荣登当年全国富豪榜前十。

时值东汉末年,临邛早该是人人土豪,可胡南在街上行走的路人脸上看不出富甲一方、生活优越的喜悦,反而人人挂着一张苦瓜脸。

司星辰也察觉到了这显而易见的不寻常。

“怎么回事?”司星辰问。

胡南摇摇头表示不知道,等到了驿馆众人安定后才又说起这事,胡南顺便说了说在城门发生的事情。

“因为蜀地盐价上升极大,临邛尤甚。”诸葛亮斩钉截铁地说。

“嗯。”

司北溟补充道:“盐的种类有海盐、池盐、井盐、岩盐等,西蜀又不靠海,自然无法通过晒海水得盐的方法补充,在巴蜀地区盛行的是井盐。

前些日子六大商的支出大部分也是在采购商盐上,我们尚没有自己的官盐。”他后半部分的话是对诸葛亮说的。

“是。”

诸葛亮和司北溟跟唱双簧似的一唱一和:“食盐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煮,二是晒。

前者是把盐池、盐井中的咸水,经过高温煎煮而成盐,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生产方法。

后者是依靠太阳将咸水蒸晒成盐,并且这种晒制的盐不需要再经过煎煮了。

临邛火井已经因为战火荒废了十几年,所以出盐率大幅下降,百姓唯有通过买卖商盐得到日常所需。”

司星辰恍然大悟般一敲手心。

“哦!‘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所以本地的商绅只要抬高盐价,便可大肆压榨原本富裕的临邛百姓,以致现在人心颓废,家家户户都因为要买价格高昂的盐而不得不省吃俭用。

那也难怪我们入城会遇到官兵向过城将军索要‘小费’的事了,这还是我们第一次遇到呢,啧啧,这也就是南崽脾气好,碰到个性子猛的还不把他们头给剁了。”

“是该剁了。”

啥玩意儿?

众人齐齐惊恐地看向说出这话的诸葛亮,他皱眉回看六大商道:“怎么了?星辰说的没错,这种不守军纪、私收财物的士卒简直是扰乱军纲!”

“那也大可不必动不动把人家脑袋砍了,我已经立规,再有此行,杖棍二十。”

胡南安抚自己,把垂到肩头的反思捋顺。

“这不是星辰说......”

还没等诸葛亮说出后面的话,司北溟就一手掐上司星辰的后颈,弄得司星辰直往前躲。

司北溟“慈眉善目”地以威胁的口吻说道:“都说了,少在先生面前用这种血腥的词汇。”

“啊啊错了,我错了哥,放过我吧。”司星辰讨饶。

“哈哈哈,真是像极了我在家与均儿相处的时候。”

诸葛亮撑着下巴笑起来,另一只手欢快地摇起扇子,“不过,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罚可不行,得解决根本的官盐采买才可以。”

“唔,这井不好探呢。”

始终埋头于盐井图纸的千张弓终于返回人间的谈笑声,他指着图纸上一个长条。

“孔明先生,你看,这井深估计有六十多丈,打到火是没问题,可太容易爆炸了,这威力把火井周围的人当场炸死都没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十几年火井都没法再燃起的原因。”

“看来这就是我们这次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诸葛亮接过图纸与千张弓一起研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