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章 霍英栋来访(2 / 2)港岛:死党查尔斯,截胡戴安娜首页

葵涌集装箱码头位于九龙西部,靠近青衣岛,海域开阔。

港府为了选择该码头港址,征询各方意见并成立“货柜轮委员会”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1966年,该委员会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向港府提出葵涌作为集装箱码头的六点理由。

主要是该区地价便宜,接近九龙西区、荃湾和青衣岛工业区,而且航道深,便于大船舶进出,有良好的公路网,能够为集装箱的集疏运提供优越条件。

何世礼听完对方的来意,又看了看葵涌码头的规划图:“Henry,港督并未有消息传出,这三座泊位码头招标日期,恐怕也未到时候。”

何逑辰闻言后心里思索,货柜轮委员会这个报告顺利被港府通过,但港府是于1970年8月公开招标,通过竞投的方式,首次批准第1、2、3号泊位的建设。

何逑辰记得这三个泊位将于1973年初即建成投产,而此时才3月初,港府并未有消息传出要招标码头泊位建设。

霍英栋接着说道:“何爵士,虽然未有消息传出,但我敢肯定这是板钉钉的事情!货柜码头是未来海贸易的大趋势,而香江作为东亚最大的中转港,当然需要未雨绸缪。”

何世礼迟疑道:“但现在使用货柜的国家很少,整个香江一年都未必有20万个货柜吞吐总量,霍家拿下码头需要投资营建,Henry你有没有考虑清楚?”

葵涌货柜码头方案从1966年就开始商议,到现在总算是有了点风声,招标中了之后必须立马投资建设,如此大的工程,万一建设竣工没有足够的货柜靠泊,岂不是亏本?

霍英栋大胆预测:“何爵士,我对香江有信心,现在整个香江货柜吞吐量不足20万,但十年后就能突破100万个,二十年突破500万个都没问题。”

“我们出资营建葵涌货柜码头,以后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不仅霍家想做这个生意,其实我也想劝何家也投标一个码头……”

霍英东苦口婆心地劝说,试图用言语影响何世礼对货柜码头的观念,再将其拉到己方阵营,共同合作。

何世礼依旧迟疑,总觉得不妥当,因为投资货柜码头在目前看没有多大的收益,搞不好亏本。

霍英栋见状后劝说愈发卖力,甚至还搬出大陆政策来对比香江,并表示一个码头运营几十年绝对赚钱。

对于霍英栋超前的目光,一旁的何逑辰感到微微有些惊讶。

大陆在1949-1979期间与国际航运市场并无直接的通道,于是香江自然而然成为大陆通向国际航运市场的桥梁。

而香江作为一个没有外汇管制、没有关税的自由港,自然而然成为大陆船东的不二选择。

清明踏青快乐读书!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4日到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