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0章 演技(1 / 2)两颗卤蛋,有了系统咱就图这个?首页

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的岁月。

每段岁月,都有每段岁月的枯叶。

在风暴中,轻易被裹挟。

残存的,仍在摇曳。

如果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那么,那位司机给老周演了一出戏,骗取老周的同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索性都说到这一步,那就腹黑一下吧。

让我们一起来解构一下,打车这场戏。

先看结构。

等候在墙根儿的小女孩儿,不容易复制。

否则,就需要招募很多个孩子,部署在很多个地方。

这样虽然可以方便启幕入戏,但演员的成本太高了。

除非有多个司机,进行多对多的配对演出,才可能拉低成本。

但多对多的结构下,穿帮的可能性就会极速变大。

而一对一的固定演员搭配下,多次成功骗取同情,也是符合逻辑的。

这样说来,小女孩儿出场等候的位置,也就应该是固定的。

那么整个剧本想要利益最大化,就必然要让司机开车,不断地经过小女孩儿的位置。

这个剧本事宜的时间段,是中午到晚上八点,太早不用青菜,太晚小女孩儿的出现就不合理了。

十个小时,一般能接30个单子,即便设置了接单区域,也不是每次都能路过小女孩儿位置的,算一半吧。

剧本的展开之匙太过隐蔽,如果不是老周的情感代入,接下来的剧本要如何展开?

也许是还有另外的主动展开方式吧。

同情心不是每个人都有,即使是老周,也不一定就必然中招,概率再砍一半吧。

收益方面,相当于开直播收礼物,如果给现金,一般的心理门槛是一百。

如果是微信转账,心理门槛要低得多,十块八块都有可能。

当然,老周这种乘客属于宝箱,全服务器的爆率都不会高于千万分之一。

这样的话,乐观估计,稳定收益是每天两百左右。

至于最后的收款码环节,可能设置过于隐蔽。

但老周认为没有问题。

这是这个剧本的场景感染力的必然结果。

大多数人在这种氛围下,都会选择匿名支付。

再看演员。

司机的演技肯定是没话说的。

从下车到上车,一分钟读秒,节奏上的细节把控很到位了。

在车外的两次奔跑,彰显了其在肢体语言方面的深厚功底,传达了丰富的情感。

台词方面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大段的叙述,有张有弛,还穿插了饱含情感的停顿,这都是保证最终转化率的决定性因素。

情绪方面,特别饱满,没话说。

就算在已经接到老周的转账后,司机还特意走出车外,进行了这一段落的谢幕。

注意,这个场景应该算是无观众的,演员知道无法用台词表现,所以很聪明地进行了无声化处理。

这里其实能算做是点睛之笔了。

而且完全是一段奉送的表演,给了老周很大的触动。

小女孩儿的年龄太小,演绎的可能性不大。

很可能是本色出演。

考虑到频繁程度,应该给小女孩儿进行了足够多的心理建设。

呵呵。

挺好。

整挺好。

老周的手机震了一下,是转账已经被收取的通知。

距离老周转给司机,已经过去了十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