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5章 京中大乱(2 / 2)南齐小王爷首页

东方老抬头望向了萧宇。

夜色下,萧宇横槊立马,那英挺的身姿与江夏王爷当年真有几分神似。

东方老心中一阵激动,有种想要跪地膜拜的冲动。

“我们就此别过吧!”萧宇道。

东方老原本还在激动澎湃的心境此时突然凉了半截,他扑通就跪倒在了地上。

“小王爷,您这是何意……东方老做错什么了,如此危急之时,要赶末将走!”

萧宇叹了口气:“正因如此,我才要与你分开,今晚不知是何情形,但刚刚路过的那几个街区,你都看到了,除了官军与叛军在激战,还有人浑水摸鱼劫掠民宅,甚至强抢民女。

“我需要你回春和坊,带上一两百弟兄替我看护好江夏王府,替我保护好晴雪。让鱼天愍、张茂各带一支乡勇,守护好春和坊东西两门,不能放一个乱军进坊。”

“东方老领命!”东方老插手就行了一个军礼,但他马上就一迟疑,“小王爷您……您要去台城……”

萧宇别过脸,看向了台城的方向,那里的火光已经染红了半边天,隐约间可以听到喊杀声。

“我父王还在台城,我不能置他的安危于不顾。”萧宇淡淡道,除了他的父王,他还放心不下她。

“末将随小王爷一起去保护王爷!”

“糊涂!你何等身份,如何入得了宫,如今情况不明,本世子需要东方将军守住本世子的退路,本世子不希望到最后有人拿王府上下或者春和坊的百姓来要挟本世子!听到了吗?”

东方老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他咬着牙,双拳紧握,关节处发出“咯咯”的响声。

萧宇大吼一声:“照我说的去做!”

他调转马头,向着台城方向飞驰而去。

……

赵守中死了。

他死在了建康城的一条无名深巷之中。

到死,他也保持着半跪的姿势,昂着头,一只手握紧环首刀撑住地面,似乎随时都能再次暴起,上前拼杀。

而他的整个前胸都已经被密密麻麻地插满了各种长短箭矢,让人很难想象他是如何从这条窄巷的巷口一路杀到了巷尾。

借着橙红色的火把光亮,两位及时赶到的典签老帅戴僧柄与戴僧权互相望了一眼,两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脸上都带着一种敬佩与惋惜。

他们的目光很快又同时聚集到了站在赵守中身前的那对姊弟的身上。

年轻的皇帝面无表情,他的左臂被一支羽箭蹭去了一点儿皮肉,好在不重,他伸出右手将赵守中那圆睁的双眼合上。

他的阿姊,那位巾帼不让须眉的长公主正在默默地为他包扎着伤口。

周围的街巷中激战依旧不断,此时仍然是万分危急。

戴僧权喘了口粗气,他知道万万不能在此耽搁了,他上前抱拳道:“陛下,赵总管为国捐躯,我等皆为其痛心,但如今事态紧急,留在这里无异于坐以待毙,我等典签还是护着陛下、长公主早日回到台城才是。”

萧玉衡默不作声,平日里他总是充满戾气的脸孔此时却变得异常的安静。

他从赵守中的胸膛上拔出一支箭矢,在手里反复端详着,对周遭的一切他似乎都不在意了一般。

戴僧柄也走到他兄弟身前,恳求道:“请陛下移驾!”

萧玉婉焦急地看了皇帝一眼,对身旁两位老签帅点点头:“有劳两位签帅了!”

说着她拉起了皇帝的胳膊,轻声道:“陛下,跟阿姊走!”

萧玉衡最后再看了一眼赵守中,木讷地点点头。

十几名身着五卫军甲胄的士兵在前方开道,后面跟着几名锦衣卫士。

戴僧柄在前,戴僧权断后,将皇帝和长公主夹在中央,跟在他们后面又是十几名锦衣卫士。

萧玉衡像丢了魂儿一样,被他的阿姊牵着一路向前。

一路拼杀,先后又遇到几支人马,这些人马要么衣甲鲜亮,要么衣衫破烂,一副灾民的打扮。

但此时已经分不清敌我,见人就砍,到处都是混战。

萧玉婉神情紧张,此时的她强打精神,整个人几乎是到了崩溃的边缘。

她看着两侧护卫的奋力拼杀,飞扬的血水溅到了她华丽的衣衫和精心装扮过的脸上。

“阿姊……”

她突然听到了皇帝在叫她,于是回过头去。

她见到皇帝苍白的脸上写满了茫然。

“阿姊,这是朕的京城,为什么……为什么想杀朕的人如此之多……”

“陛下,切莫多想,回到台城,当你重新坐在太极殿的宝座上,那些宵小之徒便不敢对皇帝做什么了。”

“朕没想到今晚会是这样,朕本以为顶多几个小贼前来行刺罢了,却不想……”

萧玉婉脸色一沉,冷笑道:“陛下无需自责,其实这也好,既然他们把底牌都亮出来了,那咱们正好将他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阿姊!”萧玉衡脸上一阵激动。

萧玉婉点点头,她四下看看,周围依旧杀声不断,有火焰连绵燃烧,照亮了半边天。

突然一个身负重伤的锦衣护卫来到了戴僧权身边,与他耳语了几句。

戴僧权眉头紧皱,看向了萧玉婉。

“又有何事?”萧玉婉问。

戴僧权恭敬道:“长公主,千秋门恐怕不通了!”

“这是为何?”

“叛军已经将台城四面合围了,正在攻城!”

萧玉衡闻讯大惊,他像魇住了一般,声嘶力竭地叫道:“这是朕的建康,朕的台城!朕要把他们杀光!”

“陛下!陛下!”萧玉婉使劲晃着皇帝的肩膀,让他保持冷静。

走在前方的戴僧柄闻声回头道:“陛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典签誓死保护陛下,如今情况危急,不如先找个安全之地再做打算。”

萧玉婉问道:“签帅可有打算?”

“往东过两条街便是中兴里,典签的衙署便在那里,陛下可去那里暂避,你知陛下与长公主意下如何?”

萧玉婉略作思索:“不,杀出城去,去石头城!去投当阳县侯邓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