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的捷报没多久就传遍了京师,所有人都瞬间一扫往日的阴霾,洗却了幽州城给北疆和天照带来的耻辱,天照是上天庇佑的帝国,百姓又重拾以往的骄傲;同时北疆大捷,也一扫皇后薨逝带来的低沉萧条之感,京都虽然依然少灯红酒绿的欢歌燕舞,但是街上却又回复了以往的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不过有人高兴,就有人不屑,一些人觉得此举稳定北疆局势,一举为天照解决了边疆大患;那些个被姬染玥训斥罚奉的家族,心中一直就不服气,如今也终于抓住机会好好出出心里的一口恶气;还有一些人,坐山观虎斗,存心看两方你争我斗两败俱伤,好坐收渔利。
终于,一切的矛盾和焦点在朝堂上爆发了,朝堂上,先是京阳伯参奏镇北将军国丧期间,不遵法度情理,妄动刀兵:
“臣早参镇北将军嬴洲,此次北疆虽然大捷,但是国丧之中不动刀兵,不兴征伐,乃古来之不变之礼,何况大行皇后母仪天下,镇北将军此举貌似不遵法度情理,实时仰仗功勋,藐视皇家,此无法无天之举,望殿下严惩不贷,以示我天家威严神圣不可侵犯”
京阳伯一番大论,句句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此诛心之论,瞬间让那些个满怀怨愤之人的喜出望外,有了一个借口好好出出气,杀杀太子殿下的威风,否则以后如何在京城立足,于是纷纷出言附和。
“是啊殿下,镇北将军此举分明是不把皇家尊严放在眼里”
“天子殿下明鉴,大行皇后尸骨未寒,镇北将军便不尊诏令,国丧之中兴兵,是在是可恶至极,万望殿下严惩”
.........
一时间,刚刚还是国之长城,万民英雄的镇北将军嬴洲,此刻成了一个仗着自己有点镇守北疆的军功,藐视皇家,不怎法度规矩。
此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就是镇北将军为报幽州城之耻,一时激愤难当,所以才出兵教训一下不知天高地厚的匈奴;但是,往大里说,镇北将军嬴洲,掌兵在外,镇守边关要塞,天高皇帝远,手握重兵却无约束之人,自然不把皇家放眼里,以后只怕会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然,有人想置嬴洲于死地,也有人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颠倒黑白,为他求的。
陆景昭出列说道:
“太子殿下明鉴,镇北将军镇守北疆苦寒之地多年,一直是任劳任怨,毫无依仗高功行不敬皇室之事,此次出兵匈奴,一路大捷,一举解我北疆多年之忧,此举应大大嘉奖,怎么在处置与他,若是如此,岂不寒了边疆众将士之心,到时候谁还肯为国卖命”
“臣认为陆大人所言甚是,镇北将军身负皇恩,一向为国为民,守土有责,此次国丧之中北击匈奴,只怕其中另有隐情,以镇北将军之赤胆忠心,只怕是当时情形十分危急,关系我北疆国土安危,关乎天照威严,才出兵的”
“是啊,臣附议”
“镇北将军可是太子殿下心腹,说不定是太子殿下许可的呢”
京阳伯众人纷纷附议,却又不知怎么反驳,正着急愤怒之时,有人开口道:
“张大人倒是言之凿凿,北疆形式危急,张大人亲眼所见么?镇北将军此次是大捷,解除我北疆隐患,但是,要报幽州城之耻辱,之前为何领兵出击,偏偏在大行皇后国丧期间出兵,今日他嬴洲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谁知道他明天又会做出什么是来,忠心耿耿?也不要忘了人心思变”,开口的是右相江洋。
右丞相江洋,平时为人十分沉默少言,基本是不问就不怎么发表看法,有时就是说,也是打马虎眼,十分圆滑,和谁的关系都不远不近,也挑不出错来,所以一直安居右相,姬染玥想换,也没有借口和理由。
只是今天江洋这一开口,基本上就在给嬴洲定罪,而且上纲上线,不容反驳,一句人心思变,更是诛心之极。
“这......”
“谬论”
“简直就是谬论”
.......
刚才为嬴洲说话的人此时都被噎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想着,右相什么时候转性子了,他和镇北将军有什么仇么?怎么句句向置他于死地而后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