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千古龙蟠并虎踞》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丰年间在金陵(今南京)为送别江宁知府王胜之而作的一首词。此词上阕概要地叙述了金陵的地理形势与历史变迁,着重描绘金陵百姓在蒙蒙细雨中送别王胜之的难舍难分之情;下阕用游仙的比喻来称赞王胜之的高洁,以金陵算不得理想居地来宽慰王胜之。全词用语戏谑,笔意轻灵,充满奇幻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
送戴子安
《送戴子安》是宋代诗人葛绍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菩萨蛮·和彭舍人留别
《菩萨蛮·和彭舍人留别》是北宋词人陈师道所作的一首词。
查看更多
宋朝的祭文类诗文作品
共3个词条
1601阅读
祭欧阳文忠公文
《祭欧阳文忠公文》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悼念欧阳修的祭文,文章列举欧阳修生平大事颂扬其功业气节,结合叙述、议论、抒情,中肯实在,令人感佩欧公之气度。文章结构一气呵成,段落衔接自然流畅,且善用比喻,运用生动,句式骈散错落,造语奇崛,文采斑斓。并注重音韵变换,平仄迭换,前有浮声,后用切响,读来声调起伏顿挫,加之以缠绵幽婉的情思,充分展现哀痛缅怀的气氛。
祭亡兄端明文
《祭亡兄端明文》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即北宋着名文学家苏轼去世之年。此文是其弟苏辙为了悼念亡兄所作的祭文。文中从作者的角度简要地回忆了苏轼的一生,并表达了对亡兄强烈的敬佩和哀怜之情。其后苏辙于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又作了《再祭亡兄端明文》。
祭魏国韩令公文
这是苏轼祭韩琦的祭文。
查看更多
漳州民间木版年画兴盛时期
共3个词条
3.5万阅读
宋朝
始于宋
明朝
兴于明
清朝
盛于清
查看更多
国号历史疆域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民族外交帝王世系TA说参考资料
国号
合集宋朝三百十九年,历任皇帝大盘点,你认识几位?
创作者wqead
42.5万播放
|
05:13
第1集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欺负孤儿寡母成为宋朝开国皇帝
共10集
赵匡胤即皇帝位时,下诏“昔汤武革命,发大号以顺人;汉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8],因赵匡胤在即位前为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故定此国号。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9];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别称“火宋”“炎宋”。因赵氏的郡望为天水,故后世也称宋朝为“天水一朝”[5]。
《清平乐》开播,剧中宋仁宗为何被称作“官家”?其实大有深意
浩然文史
赞140
阅读2万
宋太祖因小事打落大臣两颗牙齿,后者说了一句话,皇帝立刻道歉
文史砖家
赞24
阅读4531
都说宋朝提防武人,你知道他们有多提防带兵的文官吗?
冷兵器研究所
赞224
阅读4.4万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宋诸帝世系表
历史
统一中原
太祖建国
参见:陈桥兵变、北宋统一战争、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
五代后周的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驾崩,其年幼的儿子后周恭帝柴宗训继位。恭帝即位后,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赵匡胤进一步受到重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北疆传来辽和北汉联兵入侵的战报,实际上主持朝政的宰相范质、王溥决定命令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迎敌。赵匡胤行至陈桥驿,便黄袍加身,被士兵拥立为帝,建立宋朝[11][12],定都开封府。
宋太祖坐像
太祖所面临的另外一项事业就是统一全国。赵匡胤在与谋臣赵普雪夜商讨后,决定以“先南后北”为统一全国之步骤。[163]乾德元年(963年),赵匡胤行假途灭虢之计,灭亡了南平国和武平军。之后又灭亡后蜀(965年)、南汉(971年)、南唐(975年)三国。
太祖一心希望统一全国,还设立封桩库来储蓄钱财布匹,希望日后能够从辽手中赎买燕云十六州。[160]他两次征伐北汉,均因辽出兵援助,无功而返。最后一次出兵时,却因他突然去世而结束。
太宗时期
参见:宋灭北汉之战、高梁河之战、雍熙北伐
开宝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进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其弟赵炅即位,即宋太宗。民间也有传说称太祖是被太宗害死的。为确保政权的合法性,太宗抛出其母杜太后遗命之说,即“金匮之盟”。即位之初,太宗忙于整顿朝政,统一事业暂告停止。[13]
北宋统一图
太宗本人附庸风雅,喜好诗赋,政府也因此特别重视文化事业,宋朝重教之风因此而开。[16]
太祖、太宗时期,参照唐制,初步建立起中央决策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政治体制,集中兵权、财权、司法权和官员任免权,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也有所发展。[163]
一个弱鸡朝代,凭什么口碑这么好?
最爱历史
赞149
阅读1.9万
垂帘听政不乱政,宋代的制度设计真厉害!
历史研习社
赞4
阅读793
宋代:中华帝国的转型
历史研习社
赞7
阅读1388
辟谣!宋代官帽不是为防止“交头接耳”
历史研习社
赞24
阅读7372
步入治世
真宗时期
参见:澶渊之盟、东封西祀、五鬼用事
至道三年(997年),赵炅驾崩,李皇后和宦官王继恩等企图立元佐为帝。宰相吕端处置得当,赵恒才顺利即位,即宋真宗。[15]真宗上台后勤政治国,北宋由此进入咸平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