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实在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他,竟处处和老臣作对,根本不把臣放在眼里。”
“非但不惩治林冲,甚至还派人闯入老臣府邸,随意拿人问罪,连老臣的儿也未被他无故逮捕。”
“恳请陛下为老臣做主啊!”
不得不说,大宋朝堂,堪称剧组,随便挑出一个都是影帝。
整日待在皇宫里的小皇帝赵祯,又怎能一一分辨清楚,一时间倒有几分信了。
心道:“这个包拯,难不成有了御赐铡刀,便恃宠而骄,胡作非为不成?”
想到这里,脸不由染出一丝愠色。
正欲发话,只见范仲淹站了出来,道:“陛下,包拯素来刚正,为官以来,深受百姓爱戴,断不会徇私枉法,公报私仇。”
“此事必有蹊跷。”
“臣以为应即刻宣包拯进宫,问个明白,倘若当真图谋不轨,再行定夺不迟。”
范仲淹和包拯虽然没有多少私交,但对包拯的人品,他丝毫不怀疑,甚至是欣赏。
尤其他刚正不阿的性格,朝中少有,要他相信这样的臣子是个弄臣,那大宋朝就没有好官了。
而且,包拯能坐开封府尹这个位置,也有范仲淹的功劳。
众所周知,大宋三冗问题十分严重,冗兵冗官冗费。
冗兵指的就是士兵太多,战斗力低下。
冗官,则是因朝廷为了牵制武将,无论中央还是地方,都会增添官员相互监督。
而大多数官员,都空有头衔,没有差遣,拿钱不干活。
比如地方有知府知州,则另外设置通判。
便是监察机构,都有御史台和谏院两个部门。
冗官、冗兵直接导致冗费。
国库亏空严重,无力支撑庞大的官员和兵员消耗。
加官僚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已非常尖锐,土地兼并严重。
土地基本集中在官僚地主手中,农民散失土地,农民起义不断。
正因如此,范仲淹一直以来都有变法之意。
只不过,天子尚未亲政,身边更缺乏一批支持他的能臣干吏,时机不成熟。
所以,范仲淹一直都在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推行变法,改变大宋。
而包拯就是他心目中最好的人选。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要保住包拯,不能任由高俅诬陷。
就在这时,吕夷简也站出来道:
“范大人言之有理,老臣相信包大人的人品。包大人绝非沽名钓誉之人,此事必定事出有因,恳请皇和太后明察。”
吕夷简和范仲淹会在这节骨眼极力替包拯说话,这是高俅始料未及的。
他实在想不明白,包拯究竟何德何能,让两个宰辅如此青睐。
一时之间,本就做贼心虚的高俅,心里不由忐忑起来。
毕竟这两人一直备受太后信任和重用,有他们担保,自己的说辞就显得苍白无力。
“二位大人如此袒护包拯,究竟是何居心?”
高俅自然不希望包拯出现在朝堂之。
这对他极为不利。
“老夫不过是据实而言,朝堂也不是你高太尉的一言堂!”吕夷简愤然回怼。
作为首辅大臣,吕夷简自然不惧高球一个太尉。
“二位卿家不必争论,朕自有主张。”眼看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赵祯立即打断两人的话头。
“传旨,宣包拯觐见。”
现在,赵桢也不敢断言孰是孰非,只有宣包拯进殿与高球当面对质,才能弄清事情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