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怀夕笑着应下来了,她有很多心愿,很多想做的事,这一世比上一世好的太多,她不会着急,会一件件实现,一步步走下去。
医学院的期末考格外磨人,就算是认真学习了的沐怀夕,也被医古文、药剂学折磨的头昏脑涨。
好在她除了去黑河那趟外没有缺勤,平时上课也认真,不用在考前临时抱佛脚。
沐怀夕结束了最后一门考试,推着自行车慢悠悠往家赶,在路边还买了个大西瓜。
她一直走到人少的街道才敢上车,一路提心吊胆却又安安稳稳地骑到了家门口,就见爷爷站在门口,正看着请来的工人忙活。
“爷爷,这是做什么呢?”沐怀夕捏闸,从车上跳下来,好奇地看着大门旁的门房处加了遮阳檐。
原本的王府有大门,门侧还有供下人出没的角门,角门进去便是门房休息的地方,如今里面摆了桌椅、药橱,被改成了诊室。
“你不是说暑假时候想去坐镇么,我和你奶奶商量了,与其去外面找地方,不如就在家里吧,天晴凉爽的时候在遮阳檐下摆了桌也能在外面接诊。”
沐怀夕本就有乡村医生证,倒是有行医的资格,而她们住的王府旁便是居民区,左右前后有近十条巷子近万人。
“行啊”,沐怀夕心里暖洋洋的,“那就先做个十天义诊吧,只开方不抓药。”
她来盛京后,一直忙着读书带娃制药,跟左邻右舍也没好好打过招呼,贸然支摊子肯定会冷场。
“好啊”,爷爷也支持她,还特意给她写了招牌“杏林妙手”。
沐怀夕还想谦虚下,但也知道坐诊就是得有名号、有信心,否则患者也不会让她看诊的。
招牌是挂出去了,但第一天完全没有人来。
沐怀夕闲闲坐在檐下,连路过晚秋的狗子都没靠近她,她也不着急,要不就是抱着小灰灰出来逛,要么就是自顾自的看书,等到傍晚时,还去供销社买了十斤西瓜,全堆在门房里。
等第二天,她就抱着小灰灰在路边切瓜,见到路过的媳妇儿、小孩就招呼人家过来吃一块,渐渐倒是有人过来了。
当天傍晚,就有十来人围在这里吃瓜磕牙,还有人带了瓜子、馓子过来,围着一起家长里短,讲个不停。
小巷里件件桩桩都是事,沐怀夕已经很久没听八卦听的这么过瘾了,接连几天梦里就跟连续剧一样,小明小红轮番登场,脑补了许多大戏。
等到第五天,终于有人问她,“这杏林妙手是谁啊?牌子挂了好几天了,怎么不见人啊?”
沐怀夕还没答话,旁边坐着织毛衣的大楚姨就赶忙开口,“杏林妙手就是我们应家的孙媳妇,你别看她年纪不大,原先在南边可是卫生所里独一份的中医师,有编制的!还立了功被送到盛京医学院进修,好家伙若不是还没毕业,早就去同仁堂坐诊了!”
沐怀夕碰瓷了下“老字号”,但效果出乎预料的不错,周围人都七嘴八舌问起来,有问义诊的,有问她以前在哪工作的,还有问她能不能看儿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