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章 玉兰伤!陷入绝境!(1 / 2)多子多福:离阳逍遥王,纳妃姜泥首页

邀月明显能够感觉到,自己体内的罡元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迟滞起来。

若是继续这般下去。

接下来自己引动的天地之力会急剧减少。

届时。

危矣。

“中了这来自大漠的玉兰伤,邀月还是乖乖束手就擒吧。”

那偷袭之人阴恻恻笑道,极为得意。

玉兰伤。

是大漠奇毒。

对罡元限制有着奇效,中者若是不及时处理,罡元运转会越来越慢,等到最后甚至会彻底凝滞。

哪怕是天象境强者也不例外。

而若是一直拖着不处理。

甚至可能成为废人。

邀月心中更是一紧。

她虽然没听过这种奇毒,但是体内的感受已经足以说明一切。

“卑鄙。”

邀月疯狂运转明玉神功,周身天象之力猛然一震,宛如龙卷风暴,身形如同移形换影,移花接玉更是绝世无双。

一掌一人。

转瞬间就击杀四人。

威势无双。

众多高手皆是惊惧看向邀月。

他们不明白,为何邀月中毒之后反而更加凶狠,甚至绕开了种凉,可以击杀四人。

不过马。

邀月嘴角溢出一口鲜血。

众人心中大喜。

才知晓方才邀月是强撑着爆发。

“不要给她喘息的机会!”

邀月身形飞退。

内心已经生出退意。

方才强行爆发击退来敌,已经让这玉兰伤奇毒更是凶猛,在不断入侵,若是继续拖延下去,只怕要遭。

她冷冷注视对面众人:

“来日再取你们狗命!”

说着。

头顶天地之力卷动的更是狂暴,如同无形旋涡一般倒漏而下。

此时邀月明玉神功已经运转到极致,暂时压制奇毒。

“移花接玉!”

天地之力在掌间跳动,周围飞沙走石,山石断木皆是被牵引而来,形成一道骇人的罡元风暴。

“去!”

风暴袭来。

众人皆是大惊。

纷纷退去。

哪怕是种凉也不例外,这罡元风暴最主要的就是席卷向他,手中长枪挥舞成网,泼水不进,将风暴阻挡在枪尖之外。

等到这砂石风暴彻底散去。

种凉第一个冲去。

朝着远处看去。

就见那白衣身影已经朝着大青山深处飘然而去。

种凉不禁叹道:

“这位邀月宫主当真是不简单,可惜,不愿意为我北莽所用。”

余下众人此时才从风暴中冲出。

看着远处消失在山脉深处的的邀月,又惊又怒。

难以想象,邀月竟然在深受奇毒的情况下还能够骤然暴起,杀出重围。

“大人,现在怎么办?”

众人看向种凉。

种凉眼神幽深:

“邀月中了玉兰伤,需要花时间疗伤,必然跑不远,呼延,让你的宝贝进行追踪就是。”

“她跑不掉。”

“既然已成仇敌,那就必须以绝后患。”

名为呼延的男子点点头,双手捏成口哨状,一声尖锐哨声,片刻之后,天际飞来一只神异白头鹰,似有灵性。

这白头鹰微微盘旋。

而后则是朝着方才邀月离去的方向追逐而去。

“追!”

“速战速决,免得引起逍遥王的察觉。”

这毕竟还是荒州境内。

此次本想借邀月之手看看逍遥王府的虚实,未曾想双方竟然没有起冲突,种凉对这位逍遥王还是有些忌惮的。

前些时日冉闵征战草原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北莽一些人的耳中。

有人觉得若是任凭这位逍遥王发展下去,恐怕又是另外一个北凉王,会对北莽南下造成极大的阻碍。

这才有了这次试探。

一群人运转身法,朝着大青山深处追逐而去。

……

两日后。

逍遥王府。

赵渊正和姜泥怜星在温酒赏景。

秋冬交替,虽然不如春日明媚夏日艳丽,但也别有一番趣味。

怜星恢复记忆之后整个人开朗了许多。

此时正和姜泥有说有笑,时不时看向赵渊就目光羞涩,不知道说到了什么羞人的事情。

远处。

月姬神色凝重,脚尖轻点就湖中踏水而来。

赵渊目光一凝,问道:

“发生了何事?”

月姬很少会在王府之内运转身法,现在这般,八成是出了事情。

月姬深吸一口气。

看向赵渊和怜星,凝重道:

“之前派去大明王朝的人传回消息说,移花宫,被灭了!”

怜星脸色顿时一白,身躯都微微摇晃,赵渊连忙将之搂在怀中。

赵渊沉声道:

“消息确定为真?”

月姬重重点头:

“千真万确!”

怜星眼眸泛红,有些不敢置信:

“怎么可能……两日前姐姐才刚刚来过,移花宫怎么会?”

赵渊手掌轻抚怜星后背,宽慰道:

“不用担心你姐姐,这消息刚刚传回,邀月从大明而来,必然是知道移花宫的事情的。”

“那姐姐为何不告诉我……”

怜星想起之前邀月的反常,再结合自己之前被打落山崖失去记忆的事情,心中逐渐涌起一丝不详的预感。

隐约间已经猜到了什么。

赵渊问道:

“可知是何人所为?”

月姬道:

“据说是十二星相和恶人谷所为。”

“不可能!他们没有这个本事!”

怜星激动道。

月姬又道:

“我让大哥查过了,根据得到的蛛丝马迹来看,目前推测北莽江湖魔道是幕后推手,十二星相和恶人谷高手只是马前卒,北莽魔道那边最近流传出一种邪功,需要功力高强的女子作为炉鼎。”

“甚至近日我荒州,也隐约出现了一点北莽魔道的踪影。”

谍报司和军情司两大情报系统已经开始彰显出力量。

一旦运转起来就是赵渊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赵渊眯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