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章 博弈(2 / 2)徐娇娇的新生首页

裴逸还找了几家贷款企业已经离职了的财务人员出具了证人证言。这其中的不易,只有行业内的人才懂,光是说服几个财务人员作证就花了裴逸差不多一个月时间,中途还请田昊一起帮忙找人。

裴逸向检察院提出了不起诉的法律意见,提出了无罪辩护的的辩护意见。按理说这些都是作为律师应有的权利,在裴逸提交了无罪辩护意见后的不久,李国栋就来找裴逸,让他做罪轻的辩护,不要做无罪辩护。

裴逸很吃惊,问李国栋什么意思,李国栋摇头:“裴哥,裴大律师,我不清楚徐娇娇惹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人找我带这个话给你,总之我觉得就是有人不想让她出来。你知道现在检察院这边建议量刑多少吗?七年!如果你做罪轻辩护,判到三年以下,还能缓刑;如果判七年,你自己知道后果。”

裴逸肯定坚持做无罪辩护,第二次阅卷,他看到了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书。

起诉意见书里的事实与证据、罪状描述里写着徐娇娇案主要涉及的贷款问题是,第一,青龙金属涉及大量民间借贷,在贷前调查中没有披露,贷后报告中也没有披露,导致贷款形成不良,最终损失金额1500万;第二,熹君酒业,涉及大量民间借贷,多为高利贷,在贷前调查没有披露,贷后报告中没有披露,导致贷款形成不良,最终损失金额1500万;第三,永利矿业提供虚假报表,信贷人员协助隐瞒,虽未造成损失,但违规发放贷款金额巨大。

裴逸心情非常沉重,这已经不是辩护人与公诉人的较量了,虽然这个背后的黑暗力量不一定能影响到法院,但公诉人在起诉书里的建议定罪量刑对法官的判断影响很大。就目前的证据来看,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徐娇娇是按照银行规定发放贷款,毕竟几户企业呈现出来的报表确实是虚假的。

裴逸在检察院移送法院之前最后一次会见徐娇娇的时候,努力保持乐观的状态,但徐娇娇感觉得到她现在情况很危险。

其实徐娇娇已经想好了,如果真的定罪判刑了,她就跟裴逸分手,趁着还没有结婚,她不想连累裴逸。裴逸事业正在上升期,不能有一个犯过罪的妻子,而且以后他们的孩子都没办法通过政审,考公务员这条路被堵得死死的。

裴逸跟徐娇娇讲了目前手里的证据,要直接证明徐娇娇尽到了审慎义务很难,都是些间接的证据,让徐娇娇想想还有没有能直接证明她向审批部门如实陈述汇报了项目情况,项目再经过了贷审会才最终发放,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决策就能让这笔贷款发放下去。

徐娇娇突然想到她的那些“抽屉报告”和“抽屉资料”,她问裴逸在卷宗里有没有看到这些报告和资料。裴逸说没有看到过,徐娇娇很是懊恼,她该一早就想起这些东西的,P行怎么可能把这些东西提供出去。她告诉裴逸,这几个项目都有抽屉报告和抽屉档案,这些东西都是企业真实情况的资料,纸质资料在档案室,电子报告报告在OA系统都有抄送给审批部,有两级审批的痕迹。

裴逸得到这个线索,马上联系汪海龙,请他想办法去档案室找到纸质档案。汪海龙在办公室挠着头想了半天,想到要复印一份资料的理由,经过几级审批签字才进到了档案室。

全行五年以内的信贷档案都在这里,不提前查询好档案号,找起来非常费劲。汪海龙在档案室逗留的时间过长,引起了档案室管理员的怀疑,他只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