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章 幸遇神医(2 / 2)三世修得花月圆首页

“天天这么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成心在找茬。这样的折磨何时是一个尽头。哎!兰姐姐,你以后再别说皇太极是天之骄子之类的话,他们都说你是为了痴心妄想攀高枝才会说这些的。”给海兰珠递水的女子摇摇头说。

“是呀,兰姐姐。你不再提皇太极或许日子会过得安稳一点。”另一个一起干活的女子说。

海兰珠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自己干活的踏实和用心。于是她拖着没有痊愈的病体夜以继日地干活,身子没得休息也就罢了,为苍生念经咒祈福的心力也减退了许多,老婆婆送来的药终不抵过度劳累与郁结叠加的对生命的损耗,海兰珠彻底病倒了。

老婆婆再来看她时,被她的消瘦和孱弱吓着了,便恳求将军夫人将海兰珠接到了将军府。

因将军夫人来自汉地,见到海兰珠十分亲切,忙吩咐下人将海兰珠与老婆婆安排在一起好生照料。接着一边协商就医之事,一边将燕窝、人参、红芪、黄芪等拿出来给海兰珠补身子。

海兰珠与老婆婆的房间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更有许多鲜花、绿植在房中欣欣向荣。海兰珠很奇怪,为何蒙古草原上会有这么多美丽的花,不由说了句:“真是人和室雅。”

“寅卯交接时刻就有人来侯医了,有人是赶了千万里路来此的,我昨晚就将你把脉之事说了,这会子过去赶紧让神医瞧瞧。”刚用过早膳,将军夫人来到海兰珠房中说。

当海兰珠来到神医行医的别院时,殊胜的气场使她倍感舒服。

院中假山上的绿植和小桥流水里缀着一段段古人悬壶济世的故事,小瓷人塑造的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都栩栩如生。假山上方四个流水潺潺的葫芦用朱色刻写着“悬壶济世”四个篆字。走进里间,只见居中的抓药堂人头攒动,却没有人声喧哗,只有如清泉石上流般的古琴声悠扬清雅,李时珍的塑像为药堂添了神圣。海兰珠循着着琴声向药堂的右面走去,在一间塑着华佗像、文房四宝与梅兰竹菊相映成妙的房间门囗伫足,看到一个白发老者正在抚琴,古琴旁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围棋盘,海兰珠便对将军夫人悄声说:“神医好雅兴!”

将军夫人忙说:“这是一名行走在汉蒙两地讲《道德经》教化人心的尊者,每到此地便会前来与神医畅谈,近日正好来了。”

海兰珠听着琴声,忽然想起梦中偷听到观音在紫竹林与两位圣贤的对话,心中不免暗暗吃惊。

“找神医看病要紧!”将军夫人拉起海兰珠继续向里走去。一间挂满匾和旌旗的厅堂里坐满了一排排候医的患者,海兰珠看到厅子右手头上有一个门,才知神医在这里面。将军夫人的贴身侍女敲门进去后,一位娴雅、和善的四十多岁的夫人走出相迎。

进得房中,但见福德满面的神医坐北向南、和颜悦色地为患者望闻问切,他的年龄比海兰珠想象的小了很多,身后古色的书架上摆满医书,与书架并排的桌子上供着医圣张仲景。迎门墙上悬挂的“医者仁心”透节暖心。房间里其余摆设简单古朴,却是禅意满满。

就诊时方才相迎的夫人边打下手边开药方,还不停询问,才知神医与这夫人是夫妻,也是嫡亲的师徒。神医对海兰珠病情诊断之准令她十分佩服,下药方时神医皱着眉说了句:“幸亏及时来了。”

海兰珠不由想起那天她与两个姑娘在帐外偶遇行脚僧的事。那天万念俱灰、身心俱疲的她在两个姑娘的陪伴下以绕毛线为由晒太阳,忽见一行脚僧直奔三人而来,为三人各送了几句祝福的话后对海兰珠说:“你命中多磨难,虽有三宝加持,但魔界干扰从未间断。今因郁结致病在身,若一月内不遇到神医,恐有归西之兆。”说完便头也不回径直走了,对两个姑娘问话毫不搭理。

两个姑娘怕海兰珠多想,便用许多话来劝说。那知海兰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况在梦中听见过观音要调伏自己刚强世俗心的对话,因而毫不纠结驻世与西归。面对她们的好心劝说,总是淡淡一句:“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此时不由想起行脚僧的话,便知自己在尘世还有未完成的使命,便对治病有了更大的信心。

别了神医,将军夫人的侍女去抓药,将军夫人带着海兰珠向药堂左边行走,看到了熬药房、针炙房和一些收留的孤残老人,心中甚是感佩。

“真是上天派来救人的菩萨。”

“多年的疑难杂症,到了神医这里便药到病除。”

“这才是行大善的道场,他分文不收救了许多孤残老人,对贫困之人常会无偿医治。”

“这里每天来来往往这么多人,却总是干干净净、清清雅雅,仿佛不是凡间寻常的药铺,倒像是有天人护持的仙界丹房。”

抓药的、熬药的、侯诊的人们在悄声谈论,海兰珠对无数当时不能完全解开的梦总会在事情发生时完全相印很觉奇妙,不禁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信心。

“夫人,阴玥福晋要您把海兰珠送回帐中。”管家跑过来气喘吁吁地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