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诸使兼御史中丞壁记》作于三十三岁时,“诸使兼御史中丞“是指兼有御史中丞这种高官头衔的朝廷使臣,这篇文章就是专为他们的官署所写。这类写在官署墙壁上的文章,内容大都是板板正正,语言简明扼要,所记事实,到后世历史文献价值很大。长安是文人荟萃之地,这类文章要请柳宗元写,就因为在长安文坛上,他已是非同凡响的人物。
贞元末年,唐王朝高层的宫闱之间发生着剧烈的政治变动。
随着德宗李适年事渐高,太子李诵继位在望,朝廷内部潜伏的斗争激化起来。
一方面,权奸李实、宦官孙荣义及保守派官僚郑瑜等,依靠李适,继续把持朝政;
另一方面,王叔文为首的一批新进人物则以李诵为靠山,“密结翰林学士韦执谊及当时朝士有名而求速进者陆淳、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定为死友。凌准、程异等又因其党以进“。王叔文已经和李诵预谋“某可为相,某可为将,幸异日用之“。
正是在这种局面下,王叔文一派人纷纷入朝担任要职,迅速扩展了自己的势力。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李适病危,朝廷上两派不断激发的矛盾转化为公开的夺权斗争。王叔文一派拥护太子李诵继帝位。但这时李诵已得中风病,失音不语。宦官集团以此为借口,力谋抵制,企图另有所立。
在斗争极其尖锐的情况下,王叔文的的同党、曾以翰林待诏身份侍娱李诵的王伾入居皇宫,并传旨召王叔文。在李适弥留期间,他们联合同情自己的宦官李忠言称诏行事。
正月二十三日,李适病死。宦官勾结部分保守派旧官僚阴谋延期发丧五天,乘机另谋所立。两派在朝堂上展开了激烈的辨论。王叔文集团的骨干之一、翰林学士凌准独抗危词,反对宦官所拟计划。他得到了翰林学士郑、卫次公等部分朝臣的支持,得以立即发丧,公布遗诏,由李诵继帝位。
柳宗元直接参加了这场斗争。
在斗争的关键回合,王叔文一派取得了暂时胜利。
正月二十六日,李诵即帝位于太极殿。王叔文一派执掌朝政。他们根据事前拟就的计划,迅速提升自己集团的成员占据朝廷的关键职位。二月十一日,任命吏部郎中韦执谊为尚书左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做了宰相。
王叔文以起居舍人充翰林学士;王伾以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贞元中,由于不任宰相,朝廷对翰林学士简拔尢重,多有由此而居辅弼者。它号称“内相“,所起草的诏命为“内制“,朝参排班按诸词官知制诰对待,因而这是很有实权的职位。“二王“任翰林大学士,与执宰相权的韦执谊相呼应,全面控制了朝廷大权。
随后,“永贞革新”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