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十年千寿节刚过,太子殿下便是搬到了东宫居住。
虽然天子依旧没有同意朝堂百官所奏关于太子出阁读书的事,但最终还是退了一步同意太子殿下搬离了从出生开始,住了六年的坤宁宫!对此,官员们也是知道这是天子与皇后最大的让步了,要是再不识趣的继续上奏即便是天子脾气再好,朝堂也是待不下去了。
太子迁居,外臣不可能见识到其场景。但是宫内的宫女内侍却能够看见的,也让他们知道了太子殿下在天子还有皇后眼里的重要性,那是放在嘴里怕化了放在手上怕摔了。如果不是百官们以祖宗制度为由,多次上奏要求太子正位东宫,天子与皇后娘娘恐怕会一直将太子带在身边,一刻儿都不愿意放手。
这皇宫永远不缺落寞,后宫深处多得是看破红尘又被困于红尘与礼法的人。她们很多人不说足不出户,很多时候连自己的卧室都是不愿意踏出半步,青灯老瓦旧物伴随着死去的心。但是就是今儿,这些老人们很多都是难得的出现在坤宁宫,尤其是太皇太后以及太后。
她们的出现,更是让宫人们知道,太子殿下不是什么宝贝而是很多人的命脉。
那日,太皇太后,太后以及那些老太妃的来到也超出了天子还有皇后的预料。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太子自从会走路了,就是喜欢整个皇宫到处乱跑。但是他们怎么也是没有想到,这小子会和后宫里的这些老人们有着这般的情谊!
“心肝儿,自己一个人住了,可一定要当心自己啊。东宫离的远了早上就不要来清宁宫问安了。多睡了一会儿,那些劳什子经书还有奏疏什么的,你不愿看了扔了都不碍事,可不能累坏你啊。你那老子也是个狠人,在外面对那些当官的和和气气,回来家了却是万般刁难我的心肝。他自己之前是个苦人儿,如今还要让我的心肝这般为难。实在是狠心啊。”
就是在坤宁宫的大殿里,太皇太后抱着太子哭的老泪纵横。旁人看了还以为太子殿下这是怎样的磨难呢。而太皇太后的话也是让站在一旁,年轻威压又英气逼人的天子一阵阵不知所措。他知道这太皇太后这是在埋怨他,可就是这样他依旧是心中坚定,并且对着太皇太后说道“皇祖母,您老儿这是干什么?这孩子是太子,国之储君。平日里的课业学习那是一点都不能落下啊。不然以后他坐了天下如何治理,这祖宗江山万万不能儿戏啊。再说了孙儿平日也只是将一些简单奏疏让他学着处置而已,至于读书也不过每日学习诸位先帝实录以及简单古籍而已,何况他如今也有六岁了!”
天子的安慰与解释没能安抚一点太皇太后的悲伤情绪,反而是让太皇太后的回忆席卷而来。她又是将太子的小身体往自己的怀里紧了紧对着天子说道“你如今也是皇帝了,这江山都是你的。你自小是个心好的本宫也是清楚的,这祖宗的江山在你手中也是极好的。可是你也是固执的,你与皇后两个人感情好是件好事。但你又有几点想过这祖宗江山的以后该是如何,好不容易才是有了两个子嗣还失了一个,现在就这么一个宝贝心肝眼珠子一般的独苗苗!教育该是有的,可是他如今也才六岁为何就是这么急呢?你六岁时不也是没有读书处理奏疏吗,如今这天下不也是治理的有模有样的吗。说到底还是你狠心,非要处理什么奏疏,学什么古籍实录,你看这孩子这一年哪里有一点长好啊!哎呀,我的心肝啊。”
太皇太后这话,不但是埋怨天子更是将皇后都是埋怨上了。但是皇后也是百口莫辩,她知道她与天子一夫一妻恩爱非常已经是很多人所不能容的事了,要不是她给天子生三个孩子,两儿一女。恐怕现在的她已经被后宫还有前朝的所有人一同吃了,虽然心里委屈但是在太皇太后面前她也是只能忍着。而一旁的天子也是只能恭敬听着太皇太后的“训斥”,是的,他六岁之前也没有读书处理奏疏。
事实上,六岁之前他的存在,无人知道。就是先帝也是不知道,冷宫的恐惧幽闭是他的童年,但因为母妃在他虽苦却也是活下来了。但是那年他的存在被那个女人知道,母妃被逼死了,他连苦海般的童年也没有了。还好有太皇太后,那位吴娘娘的照应,他活下来了并且在这个位子上稳稳的坐下了。而就是因为如此,他不希望让他的儿子重蹈覆辙,他必须要提前知晓如何去治理这个天下,而不是如自己这般在一次次生死之间跌跌撞撞才是堪堪能够应付繁重的国事。即使做了皇帝十年,有些时候他依旧是因为基础的不足而显的有些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