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还背书,能摸一下书皮就算不错了!
严立本本来还以为太子开窍了,这功劳还能归拢到自己身上,哪知道半路杀出个郑植。
这下尴尬的简直脚趾扣地。
弘治帝瞥了一眼李元照,没想到这个逆子,为了让郑植入詹事府还真的下苦功去背书了。
闻言,张东胜也立刻闭嘴了。
如今“天下大定”,没有什么比太子的教导更重要的事情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
世上竟然有人,能让太子发生这么大的转变,那么给什么封赏都不过分啊。
弘治帝扫视全场,淡淡道:“诸卿还有疑意吗?若是没有便下旨了”
“陛下,臣还是觉得不妥,哪怕这郑植,能教导太子殿下,可是,如此年轻,便身居高位,我怕年轻人,容易人浮于事,毕竟,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既然,陛下和太子殿下都认为郑植是人才,那么,臣更要建议,不可揠苗助长,毁了这个人才,还是需要基层的锻炼,才能够保障其自然且健康的茁壮成长,才可能成为我大宋的栋梁之材。”
就在张东胜退回去,之后,弘治帝礼貌性的问话的时候,一道不懂事的声音,从队伍里传了出来。
瞬间,大殿安静的落针可闻,弘治帝脸上阴沉了下来,太子朱烽乾的眉头也是皱了起来,其他的大臣,也是在心中,默默为此人点了个赞,哥们,你是真勇啊,真敢说话啊,第一天来上班的?
众臣闻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已经走了出来,躬身施礼,对着坐在大殿中央龙椅上的弘治帝,洪声说道。
众臣定睛一看说话之人,便释然了,原来是他啊,那说这话不奇怪了。
原来,说话之人,名叫韦政,官任大宋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正四品。都察院负责监察弹劾官员、考核政绩、审理大案要案等,可以说是手握实权的部门。
而且,他们还属于言官,有谏言不获罪的权力,可以说是,有这免罪buff在身的,无敌祖安了,而这韦政为人正直,敢于谏言,说旁人不敢说之事,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三朝老臣,英宗朝就入仕,历经三朝,才做到了今天的位置。
资历老,能力够,人品正。真正做到了书中所说的君子之道,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家里的仆人,都是老仆,别的人家都是努力给自家不成器的孩子找关系,求门路。
可是,韦政自己的儿子学问不够,曾经有礼部官员想卖他个好,给他儿子走走方便之门,结果,韦政知晓后大怒,不仅赶出了那人,而且还上书参了那人。
一时之间,朝野震动,此事也是闹的沸沸扬扬,最终,那个想要给韦政之子开后门的礼部官员,被剥夺了官职,赶回了老家,永不录用。
这才平息了民间学子们的愤怒之火。
经过此事,韦政一参成名,在朝野都树立了自己刚正不阿的名声,朝中之人,面对这个刚正不阿的老喷子,那真是又敬又恨,弘治帝看着他,有时候都是爱恨交加,一阵头疼。
太子朱烽乾看着是韦政,也是颓然的闭上了嘴,有这老喷子在,按照以往父皇对他的态度,我的郑兄弟,不是哥哥不帮你,而是对方太强大,你先在徽京城委屈委屈,等哥哥当皇帝的,再找你进京。
朱烽乾默默地在心中,对郑植许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