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怜无疑是叶锦雯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了,她的优秀之处在于她的专注刻苦与勤奋。这在叶锦雯看来,已经很多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了,也许在自己所生活的年代有,但也并不多。
那种拥有老旧情怀的文人,叶锦雯算其中之一。她看起来有些随性与洒脱,其实骨子里却也是极为严苛的。可是她所谓的严苛放在池小怜身上,连正常一般的水平都算不上了。
她所交待的一切,诸如论文,诸如文献,诸如名家着述,池小怜无一不应对自如。在她的课堂上唯一与之进行精神交流的可能就只有池小怜了。
叶锦雯的课从来都是用法语上的,夹杂着偶尔的英文。那些底下的学生昏昏欲睡的居多,语言尚且都过不了关谈什么其他呢。池小怜可不一样,不但语言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很多知识储备连叶锦雯都自愧不如。
池小怜对华语电影包括台湾电影的熟悉程度令叶锦雯咋舌,很多时候叶锦雯都在想,中国的电影人固然一直都在进步,可是人们通常忽略的影业公司运营者的素质也是一日千里。
同样是女人,叶锦雯觉得自己在池小怜的年纪还是那种懵懂无知的文艺女青年,在浙江大学作交换生,过着平淡如流水一般的隐逸生活。而相同年龄的池小怜已经在过着在她看来高级的生活了。
在叶锦雯看来,池小怜太神秘了。她好奇的通过崔萍了解了一些,崔萍所知也不多,不过是池小唐的只言片语的谈及而已。
一天黄昏,叶锦雯在海边的林荫跑道遇到了池小怜。当时她并没有认出来那个在沙滩边慢跑的女孩,她只是自顾自的在落日的余晖中慢慢的走着。
她刚刚接到一个电话,是从台北打来的,乐融去世了。从朋友的嘴中听到那个恍如隔世的名字,她内心涟漪微动。那个叫乐融的男人还很年轻,只比自己大两岁。当时分手的时候,他还在飞碟唱片工作。这都多少年了,飞碟唱片这个品牌已经湮灭在岁月的尘埃里,不复存在了。
他是专业音乐制作人,作词作曲一身揽的那种。早期台湾民谣的黄金年代,他是亲历者与见证者。认识叶锦雯的时候,他正与妻子处于分居状态。
其实那个时候的叶锦雯也不过二十出头,刚去杭州做交换生。正好是暑假回高雄,去台北看望一个国中的同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全民歌唱的偶像鼎盛时期,随处可见的歌唱比赛如火如荼。
唱片公司林立,什么飞碟,风华,福茂,反正印象深刻文字优美的词语组合,当然是两字的,似乎很快就会成为一家唱片公司的名字。有的刚刚兴起,有的面临倒闭,就是那种更新换代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