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治继续讲解道,
"刘聚见常遇春勇猛果敢,便任他为什夫长,并引以为心腹。
常遇春则跟随刘聚拦路抢劫,入室盗窃。
起初,他对这种生活感到新奇,既能吃香喝辣,又能分到钱财。
但在数月后,常遇春忽然意识到刘聚不过就是个只知道打劫和掠夺的匪徒,并无什么远大的理想。
这刘聚其实与残害百姓的元政府无异,
这让常遇春开始自我反省,并逐渐开始厌恶起这种鸡鸣狗盗的生活方式。”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之人,这句话在常遇春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
在常遇春考虑另寻明主之时,朱元璋也开始从郭子兴手下崛起。
郭子兴是一个疑心非常重的人。
尽管朱元璋屡建战功,但却难以获得他的信任,反而屡遭怀疑。
在郭子兴手下,朱元璋没少被折磨,要不是马皇后暗中相助,他恐怕早就性命不保了。
可尽管如此,朱元璋依旧对郭子兴的知遇之恩心怀感激,多次为他出生入死。
在红巾军内乱、郭子兴被捕时,朱元璋还亲自领兵救回了他。
南征徐州时,朱元璋更是毫无保留地将手中兵权全部交予了郭子兴。
尽管处处遭受排挤打压,朱元璋却从未动摇过忠诚之心。
朱元璋以他自己的能力和忠心,
以及他那远见的卓识和严明的军纪,
逐渐为他自己赢得了名望。
随着朱元璋的名望逐渐增大,
最终也传入了常遇春的耳中。”
“当时,常遇春正随刘聚来到和州劫掠,有心投靠朱元璋的常遇春,决定先对朱元璋进行一番观察。
毕竟刘聚就是前车之鉴,常遇春可不希望自己再次深陷贼窝。
所以,常遇春利用这次和州相遇的机会,乔装成普通百姓,打算亲眼去看看朱元璋的所作所为,看看传闻是否属实。
常遇春伪装成平民,跟随朱元璋的队伍,暗中窥探其言行。
数日下来,他发现朱元璋确实如传闻般体恤百姓、果敢有为。
再回想起刘聚的所作所为,常遇春对刘聚越发感到不满和鄙视。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
常遇春认定朱元璋是个能成大事之人,而刘聚就是个毫不起眼的盗匪,根本无法与朱元璋相提并论。
于是,他果断决定离开刘聚,投效朱元璋。
可是当常遇春下定决心来投奔朱元璋的时候,却意外地遭到了朱元璋的怀疑与冷嘲热讽。”
“这是为何?”
“因为此时的和州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已经开始恢复秩序,他手下也不缺人手。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魁梧,举止粗犷,
便以为他只是想来军队里混口饭吃,
因此态度颇为冷淡。
朱元璋向常遇春问道:"你莫非只是因饥饿所迫,才来我军中讨一口饭食?’
常遇春虽被轻视,却神色不改,坦然回答道:‘我曾随刘聚打家劫舍,也算衣食无忧。
然刘聚却只知劫掠,胸无远志,闻听将军贤明睿智,因此特来相投。
我愿随将军共谋大业,成就一番事业。’
朱元璋闻听此言,不禁愣了一下,随即笑着问道:‘那你可愿随我渡江一战?’
常遇春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渡江之时,我愿为先锋,将军剑指何方,我便攻向何处!’
朱元璋见常遇春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且言辞忠诚恳切,于是决定将他留在身边。
从此,常遇春洗心革面,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他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战无不胜,成为朱元璋麾下最为得力的一员大将。
与统帅徐达一起,辅佐明太祖朱元璋,共同建立了辉煌的大明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