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王维(1 / 2)历史直播:疯狂投喂政哥首页

“这第3位呢,就是我们的诗佛——王维。”

“这个不是一般的王维,这可是写红豆的那个王维。”

[绷不住了]

[你听过王维的相思吗?]

[乐]

[话说up这期不短了诶,难道洗心革面了吗?]

朝代众人已经麻了,怎么又蹦出来一个诗佛?那么多牛逼的称号一个都不是他们的。

“王维他出生于一个五大望族——王氏。”

“他和李白是同龄人,他们二人之间有着不少共同好友,但他俩却没有任何交集。”

“就比如李白的偶像是孟浩然,孟浩然跟王维还是好基友。”

“王维明明可以靠脸他偏偏靠才华,什么作诗、书法、乐律那是样样精通。”

“15岁的时候他便进京求仕,看到这儿,你是不是以为他就和前面两个一样不得志了?”

“不不不,王维的官运可以说是李白的终极幻想。”

“刚到长安不久王维就成了大明星,还跟玄宗的弟弟歧王成为好朋友,也正是因为歧王,王维认识了玉真公主。”

“在一场宴会上,王维弹奏的《郁轮袍》惊艳四座,玉真公主赞叹不已,随后又读了他的诗集,这一读可不得了啊。”

“王维可是十七岁就能写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人!”

“就算时隔千年up夜晚想念家里的emo的时候还要念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哇靠居然是17岁写的]

[这个世界总是有大佬提醒我是个废狗]

[废物点心加一]

[噫呜呜呜]

[别emo啦你们,赶紧干饭去吧]

[这可不是一般的emo,这是因为王维的诗产生的emo,不干两碗饭消不下去的]

王维:……

为什么听这些后世人提起自己的诗,总感觉怪怪的?

“玉真公主立马就建议王维去参加科考,当时的考试是有着达官贵人举荐的潜规则,而玉真公主这种级别太重量级了。”

“于是王维靠着玉真公主的推荐和自身才华双重buff,喜提状元。”

杜甫:……

李白:……

有点酸,真的只是有一丢丢酸而已。

“王维一时间风光无限,他任职太乐丞,负责音乐舞蹈等教习。”

言欢惊叹:“我滴个乖乖,居然还会跳舞,王维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这人红了就是是非多,有人就是眼红见不得别人好,不到半年王维就被人举报,因为手底下员工私自舞黄狮,他被贬到山东当司仓参军。”

“王维这一干就在底层干了四年,后来他的妻子去世了。”

“其实读王维的诗可以看出来他的前30年的诗大多是意气风发,而他妻子的去世就像是一个转折点。”

“30岁以后他开始一心礼佛,他的诗逐渐沉稳,这也是诗佛之名的由来。”

“后来许多人给他介绍对象都被拒绝了,余下的时光里他一直孤居一室 ,再也没有娶妻。”

“王维其实并没有为妻子真正写过诗,这可能就是至情无语,大爱无声吧。”

“隔壁元稹为妻子写诗感人肺腑,但不妨碍他做个渣男,王维却终身未娶。”

王维的发妻听闻此言,捏了捏王维的手,看到他因听闻自己死讯而着急的模样,心中甜蜜,笑着说:“你这么好啊。”

王维回握,他叹口气:“你先别乐了,赶紧找大夫瞧瞧去,我这会儿慌得很。”

“后来王维为好友李龟年写下了《江上赠李龟年》又名《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浪漫,太浪漫了。]

[那可不,这个是王维诗里的红豆]

[什么时候听到这个梗才能不笑啊]

[才华横溢,有钱还长得好,还痴情,这种的分给我一个怎么了?]

[呜呜呜俺也想要]

闺阁小姐们见后世人如此胆大不禁羞红了脸。

却也忍不住跟着偷偷畅想……

“734年王维在长安住下了,他献诗给宰相张九龄,这一下就被提拔为右拾遗。”

“可三年后张九龄被奸臣李林甫排挤,王维也被赶去凉州。”

“真是不得不说一句李林甫真是个大聪明啊,哪都有他。”

“在去往边塞的路上王维友写下《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这可都是千古名篇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短短几句便描绘出壮阔的场面,还通俗易懂。

就是草原人也不由叫好。

边塞将士们读着眼前一亮,这可不就是他们日常看到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