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1章 河北的基建狂魔?(1 / 2)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首页

史朝义给安守忠的命令很简单:不准主动出击!

众所周知,在古代,上级的命令,一般都给的非常模糊。

以便于出问题了,随时甩锅。

不准主动出击六个字,有一个确定的信息:不准。

但后面的主动俩字,却把这个确定的信息瞬间又模糊化。

安守忠心中大怒。

什么他妈的叫不准主动出击!

什么他妈的叫他妈的不准主动出击!

是敌人不对我动手,我就不对敌人动手?

敌人要对我动手了,我被迫还击?

这里的模糊地带就在于,事后如果输了,史朝义就说是安守忠主动出击的,自己有言在先。

如果赢了,史朝义就说,自己安排妥当,让安守忠保守打法,才稳住了大局。

总之,我史朝义把话撂在这里了,不准主动!

“为什么会有这种命令?”安守忠质问被派过来的王伷。

王伷说道:“大夫已经下令全军撤回,上面是担心将军主动出击,有意外发生,现在大夫的意思是,全军主力安全撤回。”

王伷的用词也很讲究,全军主力安全撤回。

并不是说全军安全撤回。

这是不一样的。

全军主力,包括了安守忠的这一路兵马

之前史思明给安守忠调拨大军,是让他去拦截郭子仪的。

史思明敢给粗制滥造的新兵给安守忠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安守忠手里的兵,是实打实叛军精锐部队,是原幽州兵马。

现在大的战略做了调整,史思明已经不在乎郭子仪是不是被打败了。

因为从大战略来看,郭子仪就算被安守忠打败,意义也不大。

反而可能会坏事。

假设安守忠跟郭子仪打了一场,打黏住了,主力都撤了,李光弼腾出手了,把安守忠给做了怎么办?

战略层面已经被完全掣肘,战术的临时胜利,可能会导致更大规模的战败。

给安守忠下达这样的命令,你也不能说史朝义错。

安守忠叹了口气,好不容易熬到郭子仪开始渡河,他觉得这一次的战术,是可以击败郭子仪的。

没想到这个时候,史思明却改变了战略。

“难道我们眼睁睁看着唐军渡河过去,攻击我军?”

“不不,将军,现在主力已经开始尽数撤退,等唐军完全渡河,再抵达战场,留下来的那些,已经不重要了。”

听到这里,安守忠脑袋上冒出了无数个问题。

怎么突然之间就要撤军了,而且还如此紧急。

似乎看出了安守忠的疑惑,王伷说道:“将军,胡人劫掠沧州后,往幽州撤退,大夫担心胡人在幽州对我们不利。”

“好。”安守忠叹了口气说道,“我这就下达撤兵令。”

安守忠显然不相信王伷给的这个理由。

如果胡人抢完后北上想回辽西,史思明完全可以分一支兵马去幽州,牵制住胡人即可。

没必要全军撤退。

但安守忠没有多问,安庆绪失势,史思明做大,他安守忠现在虽然有一万兵马,但下面那些将领,都是史思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