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女孩子晚上睡在赵竟成的办公室,给她们铺好被褥,又叮嘱了不要随便乱动屋里的东西。
给孩子们一人发了一个馒头当做晚饭,我就带着田征回去了。
对于这十个从天而降的孩子,里正晚上来串门时,老太太就抱怨道:“自家的还养不过来呢,还得给别人养。”
看里正没说话,老爷子只好说道:“那是县令大人送过来的,谁敢不接?”
老太太气哼哼地想吵吵,我赶紧转移话头:“爹,那些流民都想要盖成什么样的房子?”
“就只有4户打算盖砖房。”
老太太冷笑一声:“看看搭的那些窝棚,跟个难民营似的,能住上泥坯房就不错了。”
“爹,没把咱们做工抵房子的事给他们说说吗?”
“说了,可好多户家里都没有壮劳力,没法去砖厂做工。即便能上工的,也舍不得盖个砖房出来。”
这时里正从怀里掏出一本小册子,递给我:“给你誊抄了一份,你看看,这里边有些人确实有些手艺和本事,但都复杂得很,什么样的都有。”
我打开小册子,各家情况写的很清楚,几口人,以前以什么为生,会干什么,一条条的登记在册,里正真是个仔细人。
“竟然有个老秀才?”这读书人是怎么沦落成流民的?
“老秀才那家,老两口带着个痴傻的闺女。”
“竟然还有个镖师?”这走南闯北的也流落成流民了?
“那镖师少了一个胳膊。”
“还有石匠、泥瓦匠、木匠呢?竟还有盖房子的老把式?里正叔,这可都是人才啊。有了这些人,咱们以后盖房子就不用去镇上请师傅了。”
“是,我和你爹商量了,这次咱们村自己盖,不去外面请人了。二栓媳妇啊,这百十号流民,只有30多个壮劳力,其余都是老弱病残,他们没法去砖厂做工抵房子,只能盖个泥坯房凑活。”
“里正叔,不一定非要去砖厂上工抵,干别的也能抵的。比方说老秀才教读书认字,镖师教拳脚功夫,即便是妇人孩子,只要完成分配的活计,都可以抵的。不如我们实行工分制,干一天活计一个工分,按照从事劳动的价值获得报酬,用来抵房子。”
里正说道:“工分制?这个好,二栓媳妇,还是你有主意,咋想出来的啊?这受过菩萨点化过的就是不一般。”
我心说,我可没受过菩萨点化,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老四媳妇插话道:“那要是偷懒怎么办?”
老太太白她一眼:“偷懒那就白做工,不得工分呗。”
我又对里正和老爷子说道:“里正叔,爹,我想着等那些人搬进新房子后,不如将北面的空地建成小学堂。村子既然合并了,上湾、下湾和这些流民的孩子也得让他们上学,万一出个状元出来,那也是咱整个河湾村的骄傲。”
里正说道:“也是,省得他们说我偏心。要是他们也想来上学,确实得重新盖一个。亲家,你觉得呢?”
“我也觉得中。”
“既然二位都同意,就这么定了啊。那现在村西小学堂那片地,能不能把它建成个福利院,以赵氏宗族的名义,用来收纳、救助孤儿和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
里正突然恍然大悟:“二栓媳妇,绕了一个大圈,你是为了安置那十个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