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并不是所有事情都要他亲历亲为,但也要有所要求。比如土营的建立和演练,就必须他亲自去指导。
再有,马上就要春耕,四处逃难的民众也没有全部返乡,这就需要出动军队予以协助。除了加深军民的感情,春耕顺利完成,也关系到日后的军粮供应。
而对于今年的庄稼种植,窦英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计划。那就是在秋季水稻或麦子收割后,再种一季冬薯。
根据历史记载,马铃薯、番薯这两种高产作物差不多都是在万历年间传入中国的。
但当时的土豆只是在上林苑专司种植,一个服务于宫廷的机构,当然不会大面积栽种马铃薯,更不可能将薯种和种植技艺传入民间。
所以,马铃薯虽已被引进中国,却不过偶尔现身于富贵人家的餐桌上,千千万万的普通老百姓并无此等口福。
直到明清之际,上林苑被取缔,皇室菜户四散逃离,很多都沦为普通农民,各种作物的种子及培育方法也不再是机密了。
于是,马铃薯也借机走出大内,先在京畿周围,后来又向全国各地大规模地传播开来。
时至今日,要种植马铃薯并不算是太困难的事情。就算国内不好找,安南、暹罗、缅甸也应该有,甚至还有番薯。
要知道,在后世的云南,土豆,嗯,也叫洋芋,可是云南人不可或缺的食物。在云南的大街小巷,也都会看到有烤土豆或者油炸土豆的商户。
也就是说,云南的红土壤是适合土豆生长,能够大范围种植的。而土豆的产量,相比较于同时期的其它农作物,则是非常惊人的。
有了土豆,产量又高,又好储存;地瓜也好,烤着吃真香。
胡祖诒仔细看着窦英的设想,有些惊讶地抬头看了窦英一眼。对于一个战阵厮杀的将领,能考虑到民生,并且能想出这样的办法,确实很令人感到意外。
“这个马铃薯,或者也叫洋芋,胡某也是有所耳闻的。”胡祖诒沉吟着说道:“胡某还知道甘薯,在福建、广东似乎有种。只是不知在滇省,是否适合?”
窦英很笃定地说道:“在云南种植马铃薯或甘薯,都绝无问题。产量也比麦子、水稻要高很多,民生足以赖以食。”
胡祖诒微微颌首,说道:“真是如此,那便是功德无量的大善事。要在秋收后补种一季,有数个月的时间,应该也足以搜集种子,再找有经验的农人传授技艺。”
窦英点了点头,说道:“此关民生,敢请胡大人上奏朝廷,在边外之地推广。此时早作准备,秋后不致措手不及。”
胡祖诒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又有些调侃地笑道:“胡某与窦将军比邻而居,讨教起来倒是方便得很哪!”
窦英淡淡一笑,说道:“窦某还是住在军营,与胡大人比邻而居的却是慕容一家。”
胡祖诒愣了一下,随即面露赞赏,说道:“窦将军高风亮节,真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