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士是原夏国290核研究所的首席负责人,后来因为年岁已高,且过了保密阶段后,才逐渐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为世人所知。
所以他在世人之中的威望很高,但核研究领域除了已经基本被夏国掌握的核裂变技术之外,还有剩下的核聚变工程技术。
只可惜核聚变工程的原理大家都已经都知道,但要想将其实现却极为困难。
老院士后半生的精力有大半都在上面,但进展却极为缓慢,而他的学生目前也是EAST项目的负责人,海内外知名的核聚变研究领域顶级专家,所以当室温超导材料出现的时候,他自然希望,这种材料批量生产出来后,能第一时间用在该项目上。
林秋对该老院士自然是很尊敬的,只是EAST东方环流项目,虽然其是国家重点发展的科技项目之一,但因为它当初发展的背景和后续的国际技术合作原因,目前也只是按部就班地在发展。
对于这种发展,林秋并不是觉得不好,只是速度太慢了。
慢到林秋觉得,如果将批量生产出来的室温超导材料用于东方环流项目,也很难有太大的改变。
核聚变工程的实现思路,应该是工程和重大核心问题一同推进解决,而不是在工程试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
EAST或者国外的那些核聚变项目必须这么做,是因为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甚至可能都没石头可摸。
但林秋不一样,他知道整个核聚变工程的实现方法,所以他决定完全可以并行推进这两件事。
“老院士,室温超导材料第一批生产出来后,我可以先提供给EAST项目,但我有一个要求。”林秋毫不犹豫地说道。
老院士点点头道:“你说。”
林秋直接提要求道:“我听说之前有一批负责核裂变的工程师和研究员目前都处于闲置当中,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可以帮我一同来进行核聚变工程问题的研究和解决。”
“这个要求……”
老院士看着林秋,似乎是在思考什么,好一会儿后才缓缓问道,“林教授,你是想另起炉灶地研究么?”
顿了顿,似乎担心林秋不愿意在这边直说,老院士又说道,“如果这个比较敏感的话,我们可以私下进行交流。”
但林秋却是没觉得可以遮掩的,直接承认道:“是的,我觉得目前的核聚变工程研究过于保守了,按照这个的进度下去,核聚变的实现将永远还差50年。”
现阶段的核聚变工程研究,基本上停留在增加运行时长,提升温度,以及测试相关数据等等上,但对于核聚变什么时候可以稳定运行,什么时候可以做到正向对外输出,还都没有涉及到过。
所以林秋觉得太慢了。
老院士想了想,看看周围的不少院士同僚,还是觉得应该私底下聊一聊,就做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林秋也不介意,和其他院士专家再沟通了一下后,这才和老院士来到了旁边的一处小会议室里。
“林教授,我刚才明白你的意思,你觉得现在的核聚变研究太慢了,是不是?所以觉得应该另起炉灶,重新进行设计和制造另一个核聚变工程项目,而不打算在EAST项目上继续下去。”
没了外人,老院士终于可以畅所欲言了,于是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很尖锐的话题。
林秋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