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降低标准,也不强求:“你把命令颁布下去就行,至于成不成,那就听天由命,也许那些部族正好缺这样一个梯子呢。大明的富庶繁华对他们还是有吸引力的,借驴下坡,张北城那边经常有来归顺的小部族,时间长了,会在整个草原传开的。”
能理解在他们眼中除了汉民,其余都是蛮夷的想法,远远没有唐朝时那样包容。
民族大融合是能消融很多后患,不过也需要时间,国力再强盛一些,归附的部族以后只多不少。
以后派文官来治理吧,顾士隆一个勋贵武将来做这些还是让他为难了一些。
“臣遵命!”
顾士隆拱了拱手。
“这里过去百里左右有大量铁矿,到时会有人来建高炉,你要派些军士守护一下。”
顾士隆的目光跟着皇帝的手指方向而去,隐隐约约的能看见有大山。
面色一喜,有了铁矿,各种兵器之类的就能就地打制,方便了很多。
“陛下放心。”
“朕还有一事与你说。”
“请陛下示下!”
“趁这个机会,把军中将领各部轮换领军。其实圣卫军已经有了大概的雏形,只是实行的还不够彻底,你去和他们把这个制度完善一下。”
顾士隆也有和伍希旦一样的疑虑,朱厚照稍微解释一下,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
皇帝这样能把军权牢牢的掌控在手中,以后只要派心腹将领来就可以如臂使指。削弱了地方上领兵将领的权柄。
像边关上几十年的武将家族,世代经营下来,在当地的实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麾下士兵很多都成了各家的私兵,去种地,欺压弱小,干脏活累活还不用给任何报酬。
朝廷发军饷来给他们养人,现在陛下一变革,就能把这些都给解决掉,进一步加强对边关将士的控制。
军中那些乡党之类的也会被打散,少了结党营私,指挥起来能得心应手。
顾士隆肯定同意皇帝的这个建议,他这几年在军中,最头疼的就是边军,有威望的武将一般指使不动,找理由,找借口不执行命令。得和他们协商,妥协,寻找其中的平衡点。
“陛下,如果军中将领都轮值,臣觉得除了十人左右的队官是固定的,其余的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的都要轮换,前后左右中各军轮着来,就像是圣卫军一样,一个将军将领可以统领三千人,也可以领万人。”
想通了的顾士隆提出了细则,更加彻底,基本到了最低一级将领。、至于会不会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这个不需要他们认识,认军令就可以,士兵不是谁的私兵。
士兵的第一要求就是无条件服从,以后都要这样来。为了自己能青史留名,顾士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