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团队的体面得维护。
旅途乏味,某日遇到了六个劫匪。这六个人名字非常有趣,叫做: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喜怒忧思爱欲,是七情六欲中的六欲。看到劫匪,唐三藏又害怕了。说来奇怪,他见过悟空掀翻高山,打死老虎,但他还是不信任悟空的能力,认为六个人比一只老虎厉害,悟空可能对付不了。唐僧的智商也够可以的了,难怪后面的十万里路上,悟空要给他讲经。这六个倒霉蛋,敢抢劫孙悟空,悟空兴奋极了,轮了一圈金箍棒,六个人都死了。除掉六贼,断七情六欲,这是修佛的基本功。但是唐僧认为,这里虽然不是大唐国,还是应该把强盗交官府,按法律治罪,而不是自己去杀人。唐僧非常不满,嘟囔“忒恶!忒恶!”,絮絮叨叨的,悟空耳听怒,一生气出走了。这是唐僧与悟空的第一次摩擦。悟空始终过不了“气”这一关。
第五次过招——
悟空:我除恶务尽。
唐僧:你忒恶。
唐僧又回到一个人西行的状态,不能骑马了,马背上放了行李,唐僧拿着沉重的禅杖步行。菩萨及时赶来传授他紧箍咒。孙悟空离开唐僧后,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想回花果山,可是回得去吗?他当初何等的风光,齐天大圣啊!现在,4万多小猴儿只剩了一千来只,花果山也没了花果,荒荒凉凉的。当年喊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引来天兵天将,在小猴儿面前,被捉上天廷,杳无音信五百多年。现在回来了,要不要再树起“齐天大圣”旗呢?树了,天地能容吗?不树,多没面子啊。而且,如今做了和尚,应当了断尘缘,花果山水帘洞不再是他的归宿了。近乡情更怯!悟空犹犹豫豫,在花果山附近徘徊,却无法面对。还是先到东海龙王家坐一坐吧,悟空的金箍棒还是龙王给的呢。龙王苦口婆心地劝悟空∶你就不要给我做邻居啦,那终究是个妖仙,学一学汉代的张良,人家对师父多有礼貌。是进是退?一条路是实现承诺,经历千辛万苦西行取经,修成正果;另一条路是脸皮厚一点,回老家,做个自由自在的小妖精。悟空沉默多时,终于决定回来,跟随唐僧。总得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吧。遇到菩萨,悟空说,“(师父)他怪我,我才闪了他一闪”。见到唐僧时说,“我渴了,到龙王家讨口茶吃”。唐僧教训悟空,怎么可以说谎呢?和尚是不可以说谎的。龙王家那么远,你怎么可能快去快回的?孙悟空解释了自己的能耐。
回来就好,唐僧开始打感情牌。对悟空说,我一直忍着饿在等你,你也过意不去吧,你把包袱里的干粮拿给我吃。打开包袱,悟空“偶然”发现了新衣帽。然后唐僧就开始编故事。说他小时候的一套衣服帽子,如何如何好,骗悟空戴小花帽。为了打消悟空的戒心,唐僧还故意说,可能不合身,你未必穿得了,以退为进。悟空说真话,唐僧不信,师父说假话,悟空深信不疑。悟空“眼看喜”,穿戴上了,那小花帽立刻变成了金箍扎进了肉里,唐僧念起紧箍咒,把悟空疼得死去活来。
第六次过招——
悟空:我真心愿意保你西天取经。
唐僧:骗你没商量。
悟空伤心、羞愧、恼怒,举起金箍棒要打唐僧,唐僧急忙念起紧箍咒,悟空头痛欲裂,只得求饶。以后,悟空时常念叨的是怎么把金箍拿掉,注意力不在修行上了。浅显的道理是,如果悟空潜心修行,遵守戒律谨慎行事,紧箍咒不起作用。
第七次过招——
悟空:我怕了。
唐僧:就是要你有所畏惧。
有了这一层约束,孙悟空再也没有了任性的可能,死心塌地保护唐僧,再也不敢跑了。唐僧完成了团队的初步建设,放心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