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位于华州潼津县境内,据《水经注》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
《山海关志》中有云:“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关为首称。”
它是关中东大门,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东汉末年便已有潼关险地见于史书,它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谷南更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水,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人行其间,俯察黄河,险厄峻极。
曾有诗云:“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中华十大险关,潼关位居第二,其地理位置对于关中乃是重中之重。
东汉建安十六年,曹操在潼关大战马超、韩遂,将马超、韩遂二人拒于潼关之外。
西晋永嘉三年,晋朝南阳王司马模守关中,汉赵君主刘聪使赵染等进攻司马模,战于潼关,司马模兵败,赵染长驱直入。
东晋咸和三年,后赵武帝石虎攻前赵,刘曜急行军救援潼关,石虎退兵。
咸和九年,后赵河东王石生举兵讨伐石虎,石虎遣其子石挺为前锋进攻长安,石生遣大将郭权于潼关拒之,石挺败死关下,石虎奔还。
永和六年,赵雍州刺史杜洪据长安,遣兵逆战前秦君主苻健于潼关,败走后苻健同样长驱直入。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潼关能否守住直接关系到关中要地的生死存亡。
照理来说,无论刘知偃如何恳求,李茂贞都不应该答应他再多等一日。
时间紧迫,多等半刻便多半刻的危险,谁也不知道朱温什么时候会得到消息,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举兵来攻。
倘若换做任何一个熟读史书之人穿越至此,刘知偃这个请求倒也只是个顺水人情罢了。
虽然刘知浣出逃之后迷了路,但总归是在马步军都指挥使刘鄩之前赶到的潼关。
要命的是,已经进府的李岐不知道这事儿,他也担心刘知浣在关外被捉。
那样的话,即使斥候蔺如海及时撤回,刘鄩有刘知浣在手同样能够威胁刘知俊。
刘鄩是谁?
公元909年,梁帝朱温闻刘知俊叛附李茂贞,诏削知俊官爵,以山南东道节度使杨师厚为西路行营招讨使,帅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刘鄩等讨之。
刘鄩为山东人,祖上世代为官,早年效命于青州王敬武。
刘鄩此人被史学家称为“一步百计,妙策无双”。
他的成名战便是投降朱温之前,王师范兵败之后的兖州攻防战。
这一战,刘鄩手段尽出,严防死守,坚持数月之后听闻王师范兵败才开城投降。
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纪》记载:
“刘鄩至潼关东,获刘知俊伏路兵蔺如诲等三十人,释之使为前导。刘知浣迷失道,盘桓数日,乃至关下,关吏纳之。如海等继至,关吏不知其已被擒,亦纳之。鄩兵乘门开直进,遂克潼关,追及知浣,擒之。”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破刘知俊潼关者正是此人。
“大王,此事万万不可,若是朱温闻讯来攻,半路截获刘知浣,潼关恐怕凶多吉少。”李继徽不等李茂贞做出决定,连忙开口劝阻。
此事关系到整个关中地区的安危,坚决不能因小失大。
李岐也非常清楚这一点,如果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实现逆转,李茂贞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历史轨迹之上,最后保有七州之地苟延残喘,直到投降后唐。
“大王,我兄刘知浣因传信于大哥不得不出走来归,若是不能平安入关,知偃寝食难安,万望大王成全!”
刘知偃与李继徽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