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1章 忙忙碌碌5(1 / 2)南风紧首页

韩夏青的公爹,广东防御使陈浩这些年过得很不舒心,前几年自己器重的儿子早逝就害得他大病一场,好在韩夏青这个公主着实不错来事,依靠公主的身份把家里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这几年更是和那物流行合作,开设了天南商场,家里的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家里的事情安顿了,军务上的事情又搞得他焦头烂额。原本就有海南岛的海盗时常上岸抢劫,只不过广西去的多,广东来的少,应付起来不算难事。

七年前,捕鱼岛的辛家异军突起,从一开始的百来号人,慢慢的变成几千人,前些年主要是去福建海面,每年登陆广东也就那么几次,人数也不算多,危害就没那么大,也还能够应付。

可从去年开始,这些人不知受了什么刺激,开始大规模的上岸抢掠,搞的他不厌其烦。要不是辛家的人不破城、不滥杀,恐怕广东这边早已糜烂不堪,但是自己手下人马不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辛家随意来去,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好在这个时候韩夏青给他出了个主意。

韩夏青通过《华夏新闻》得知了越朝成立福建靖海使衙门,苏圣平担任靖海使后编练海军的事情。受此启发,她建议陈浩招安辛家,给他们安身立命之地,同时将辛家的人马收编为吴朝海军,用来攻打海南岛的海盗,既能免除海盗的祸患,还能让朝廷多了一支海军。

朝廷也有水师,不过主要是在长江上防备越朝,也不可能穿过整个越朝南下。广东防御使衙门原本也有水师这样队伍,可惜早已糜烂,遇到海盗只会龟缩,等到海盗退去这才出击,还美其名曰击退了海盗。如果真能让辛家海盗为己所用,定然大利两广沿海的形势。但是这样的事情,他不敢擅专,只能往武汉上奏,由新皇帝韩秋原决定。

因为地方官吏隐瞒,加上韩秋原选择蛰伏远离朝政,以前对两广沿海海盗的情形知道的并不详细,可是当上皇帝之后,才知道海盗的祸乱已经如此严重,难怪两广这些年的税赋在慢慢下降,海商的税赋更是少了许多。有心想要治理,可是刚当上皇帝时间不长,如今武汉那边的朝政还不算稳定,卢泰整编军队才是根本,加上当上皇帝后就进入风暴期,海盗也没上岸劫掠,所以一时半会还没过多关注。

收到陈浩的密奏后,韩秋原心中倒是认为这是一个办法。朝廷的银钱不够,再想新建一支能够打败海盗的水师,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况且也不定能够成功。

但是,前提条件是如果招安成功,这支海军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为己所用。所以就准备亲自操刀这件事情,把先期接触的事情交给了早就交好自己的四海商社负责,这才有了四海商社管事上捕鱼岛的事情。

四海商社的管事姓宁,常年处理四海商社海上贸易的事情,因为捕鱼岛强势,许多次为了货物和人员安全,都主动给捕鱼岛交买路钱,所以和辛家算得上有点交情,正好负责前期接触的任务。

宁管事先前始终不肯说见辛家三兄弟是何事,只道事关重大,最起码必须见到三兄弟之一才能说明来意。见他说的坚决,和他有过接触的小头目报给上面后,辛利强这个负责内务的家伙才答应见一见他。

宁管事大礼拜见了辛利强后,先是猛拍了一阵马屁,然后才缓缓说出来意,道:“辛当家的,朝廷有意以辛家群雄为基础组建水师,不知当家以为如何?”

辛利强毕竟是当过官的,立马晓得吴朝这是准备招安了,要是换别人还不一定对此有意,可是他原本就是读书做官的,惨遭家庭剧变后,才不得不落草为寇,这样的遭遇让他颇为无奈,如今有机会接受招安,当然求之不得。不过,他也知道这种大事自己做不了主,还是要听二弟的意见。和宁管事推托这种大事要好生商议,约定了联络的方式,就打发他离开,匆匆来见两个弟弟。

辛利平听了之后,倒是对招安很感兴趣,毕竟捕鱼岛再好,也不能和陆上的花花世界相比,如果受朝廷招安,就能做官,到时可比在泉州时还要风光。辛利国就谨慎的多,是不是在陆上为官他不关心,在捕鱼岛做土皇帝不比做一个小官差,他心里权衡的是招安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