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队的斤斤计较不同,这些富家公子,那可真正都是不差钱的主,因此,兴汉镇一路上的接待处,居然意外地实现了盈利。
草料钱、饮马钱、饭食钱,这些只是常规,要记录在册的,那些不知名目的各种打赏,才是沿途各接待处收入的大头,习惯了呵护灾民的接待处,怎么也没有想到,开春时节,居然会迎来这么一波意外的客流。
相互的交流之下,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了刺史府,这时刺史府的首脑才知道,这帮长安纨绔,居然是前来享受兴汉镇文化盛宴的。
那还犹豫什么?造纸工坊的库存足够,只是要辛苦出版社和印书坊了,没办法,只能临时扩产了,好在济民垦区就在近旁,加上一个冬天的忙碌,识字人口大增,总算不缺基础识字人口了,那些刚刚获得乙等学历的人,成为了出版社和印书坊的香饽饽。
白大夫、白珊和白天几乎是连轴转,就连南下商队回归庆功会都顾不上出席了,出版社以每天五十本的效率,大量产出各类读物,印书坊三班倒地印刷各种书册,一时间文化产业大兴。
陈飞也没有出席庆功会,因为他正在实验室忙碌三色套印的事情,利用铜铁等矿物原料,实验室已经可以产出十几种各色颜料了,这些矿物颜料配合无色油墨,作为丝网印刷的重要部分,一旦解决了彩色油墨的问题,那彩色印刷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丝网印刷的效率较低,而且在纯手工操作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目前的情况下,刺史府也只能拿出这么多了。
至于那些由木工中的巧匠提前刻好的画版,只需使用彩色油墨,就能让画册变得生动起来,虽然在陈飞看来,这种抽象的画册简直没法看,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已经算得上精美了。
南下商队回归得非常及时,他们不但带回了春耕急需的种子和桑苗,而且带回了很多关于蚕桑的产业工人,种子带回的当日,就由农事部按照之前的规划,通过早已等待在码头的小火轮向惠民垦区送去,而那些经历了长途跋涉的桑苗,则在老高的组织下,在温室当中栽培了起来。
桑树的扩繁是相当快速的,这些桑苗在出芽之后,只需短暂的数日时间,就能利用嫩枝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扩繁了。
而逐渐回暖的气温,让温室当中的温度,更加适合这些经历了休眠期的桑苗,可以说是适逢其会了。
至于那两千多的桑蚕人口,早已在济民垦区的屯堡有了安排,只需通过集训之后,他们就能很快融入到济民垦区的开发当中,按照老高的计划,第一批桑苗出圃的时候,正好是这些桑蚕从业者进入屯堡之时。
当然,对于这些桑蚕从业者的培训,可不仅仅是脱盲那么简单了,作为一个农技工作者,老高对于桑蚕绝不陌生,更何况,有一定文献打底的老高,在重温了这些知识之后,很快就满血复活,编写了一本后世流传甚广的桑蚕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