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捐建小学(1 / 2)风雨37年首页

返回的两名员工所拍摄的照片,很快就加急冲洗出来,青松岭小学的境况可以说是令人触目惊心。破旧不堪、摇摇欲坠的教室和老师宿舍,还有那些穿着旧衣烂鞋依着破课桌认真听课的孩子,让江秋月和董事会成员看后久久不能释怀。

“大家都看了照片,具体情况也清楚了。我没时间和精力再去讨论这个问题,只代表公司做出如下决定:一,无条件出资建好青松岭小学;二,每年为这三名教师各补贴2000元;三,每年六一儿童节为该小学所有学生发放一次学习用品。后天是国庆节,能去的家人都带上孩子去看看吧。一是让孩子们去体验一下生活;二是具体落实小学修建事宜;三是就当一家人出去旅游吧。”江秋月直接安排完一切,同样是不可拒绝的果决。

十月一日这天,回来的春梅和孩子们、杨天骄三兄妹及圆圆、杜建国一家、大勇大力夫妇等,加上接来的果果,一行大大小小二十三人乘三辆面包车前去青松岭。经过四个半小时的路程与颠簸,终于到达青松岭小学。

偏僻,不仅让青松岭的山水远离尘嚣与闹市,也让这里像是与世隔绝一般。这条连通青松岭约十公里长的碎石路,修好还不到一年。以前,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通向青松岭各区域,虽不怎么好走,但毕竟还是一条路。

节日休息的三位老师和几个学生家长,正利用大好天气来维修教室和宿舍。看到三辆面包车驶入学校范围,就猜到是森氏公司的人来了。大家过来热情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几位家长则是离开四处奔走相告。偏僻与纯朴是紧密相连的,得知帮助孩子们修建学校的客人到来,本村和邻近的山民都赶来看热闹。

见客人还没吃饭,那种快速组织与安排的速度真是让一大家人吃惊。按照江秋月后来的说法,就像是变魔术一般。王老师(张老师的丈夫)骑着破自行车把建筑包头叫过来时,外面的灶台才洗涮干净,等他们和包头大致商讨完修建学校事宜,外面大树下两大张桌上已各放着一锅鸡在炖着了。

仍有村民送鸡送蛋、送腊肉山货和各种蔬菜到学校,他们随后聚集在一起欣喜议论建校之事。三位老师和戴志成他们面对整个校区环境,与包头确定好:修建一栋两层楼六间教室带四间宿舍;一栋三层楼二单元教师宿舍;一栋二层学生宿舍;一栋学生食堂和老师办公室综合平房;最新式的学校操场;一栋公厕和一栋养猪舍;再就是栅栏式围墙和美观的校门。

当包头报出建新学校总费用需要48万价格时,三位老师都吓坏了,张老师十分不安地看着戴志成。戴志成只是微笑告诉包头,要他马上做好施工准备,越早开工越好。80%工程款,国庆节后就会汇到他县城银行账户上。

大勇和大力觉得这都是一些简单建筑,仅仅交代清楚尺寸、样式和质量要求就行了,随手画起草图说明。待一切确定,江秋月才发现其他人都带着孩子们去了坡下的溪水边。大树下两大饭桌已摆满了菜,丰盛得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

当包头面对村民宣布,即将修建青松岭新学校的消息后,乡亲们兴奋得鼓掌欢呼,开始了新的一轮奔走相告。待一家人从小溪边回来吃饭,大树下竟然是四张饭桌了,同样都是丰盛的菜,灶台处还在火热的忙碌中。原来是村委会的人和村民代表要陪客人吃饭喝酒,纯朴的村民强烈要求,客人必须要留在青松岭住几天再走,几个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正在打扫自家卫生,都希望客人能住在他们家。

什么的入乡随俗还有盛情难却?江秋月和戴志成不仅答应了乡亲们,还和乡亲们一起喝上自家酿制的米酒,后到的村长与村支书愉快地加入进来,残破的学校第一次充满了纯粹的欢笑。大家个个都期盼着学校早点建好,希望自家的孩子和亲友的孩子能在这所新学校读书。

村长介绍青松岭四周有六个村,近的有三四里山路,最远的离青松岭快有三十里山路了。今后新学校有了学生宿舍,那就太方便远处的学生。总共有七个村,学龄儿童少年近240人。到时如果工作做得好,应该会有200名学生来此读书。问题是谁愿意来这个闭塞艰苦之地当老师呢?

听完村长的顾虑,戴志成要张老师到时联系上级领导,实在没人来,就由森氏公司负责招聘安排。并宣布,凡是在青松岭小学当老师的,森氏公司每年补贴2000元。2000元?妈呢,只要补贴1000元就有大批人愿意来。很多人还是愿意尽职尽责的,只是过于的艰苦让他们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