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公孙瓒因近几日损失惨重,便挂起了免战牌,臣想来对方是在寻找大阵之破绽!故我军可静观其变!”
从头到尾,诸葛亮都表现的十分谨慎,这很合他的性格,但此举显然不符合刘备的目的。
他此行御驾亲征前来阆中,是为了报关羽、张飞之仇,怎可能龟缩城中?
因而刘备眉头一皱,然后强耐着不悦问道,“军师,可有其他计策,令朕先报了云长、翼德之仇?”
关羽是死于吕布之手,说实话要报此仇无疑是要与魏军血拼,毕竟对方可是一军主将,占据着天然的优势。
如此,又怎能被刘备这所谓的御驾亲征所震慑?
甚至有可能还会被吕布以“擒贼先擒王”的理由,在寻到阵法破绽后,大肆攻伐!
是以,关乎之仇唯有灭了对面那支军队,否则除了被羞辱,再无机会!
至于张飞之仇,说起来跟魏军关系不大,还是他自身暴虐无道,得罪了旗下部将,才有此劫。
当然,目下那范、张二位叛将已经投奔魏军,所以那仇恨自然也理所应当的转嫁到了对方身上。
只是,以魏军的强势,以及对方亡蜀汉之心不死的信念下,刘备即使御驾亲征也不是那么好复仇的。
想到这,诸葛亮就觉得脑袋有些大,他现今能保证蜀汉不被灭亡已经心力交瘁了,若是还要被刘备的任性买单,心中顿感前景无望。
故,诸葛亮一时间也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敷衍道,“陛下,元直此时正在查看阵法运转情况,以及魏军动作,待其回转或可有应对之策!”
说出这句话后,诸葛亮打定主意准备让徐庶来面对刘备的诘难,而他自己则是继续防守阆中任务。
这也是他在张飞薨逝后,果断作出的抉择!
自隆中对以来,十余年时间,诸葛亮早已没了年少时的骄狂气盛。
世间之事大多不如意,他能在大魏这般咄咄逼人的形势下,镇守要隘不破,足见其能耐出众。
但也仅此而已了!
要想乾坤逆转,反攻大魏,以如今蜀汉之底蕴,已然是难以做到了。
哪怕诸葛亮在军事上才华再怎么横溢,可他更擅长的还是在阵法与防御一途。
如此一来,诸葛亮个人的作用就与此际蜀汉的政治需求有所差别,甚至可能还会遭受上位者(刘备)厌恶。
即此,有着清晰认知的诸葛亮,决然不会强势对刘备直谏,反倒是会选择合适的人来做合适的事情。
这就是身为臣子的调和(明哲保身)!
刘备对此早有预料,之所以相问,也不过是试探一下诸葛亮对此战的态度。
结果就是态度是试探出来了,只是他不满意,或者说刘备觉得从这位他亲自请出山的军师的举止中得到了一个隐喻。
那便是若此次再败,蜀汉大抵真的没希望了!
思绪翻滚,刘备忽然觉得自己御驾亲征有些莽撞!
但后悔的心思也就是一闪而过,刘备乃枭雄,自然能看出其中的得失。
如东吴一般迁都临海会稽,暂时逃避魏军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