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竞价千里江山图(1 / 2)预知未来:从身无分文到全球首富首页

听到萧启强想请他揭开这幅夹宣画的秘密。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穆老难得一见的高兴,朝着萧启强回应道。

“乐意至极。”

说着穆老便让助手从车上去拿揭画的专业家伙事过来。

“这老家伙,瞧把他高兴的!”

“就是,就是,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夹宣画吗?老夫这么多年都已经揭画揭腻歪了。”

赵老和李老在下面酸酸的说道。

眼下赵老、李老也只有羡慕的份,毕竟这种夹宣画即使他们干了几十年的古董鉴定工作,遇到的次数也是极为有限,而且每一次基本上都能发现好东西。

再者说了,如果不是好东西,基本上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劲藏着掖着,不想被人发现。

此刻穆老并没有忘记赵老和李老这两位至交好友。

而是跟萧启强再次商量了一下,想让赵老和李老协助他揭画。

萧启强点了点头。

于是穆老便朝着赵老和李老他们二位喊道:

“你们两个老家伙,别看戏了,一起来吧!”

说着便让助手将揭画工具分别递到了二人手里。

专业家伙事在手,三人瞬间注意力无比集中,他们眼下只有这幅画,世间繁杂再也与他们无关。

第一步,处理画芯。即将旧画洗干净,用热水烫后,用羊肚毛巾挤吸出脏水;

第二步,揭名纸。命纸是画芯的托纸,托纸和原画直接接触,能延长作品的寿命,揭取时要非常小心,否则一个出错,作品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第三步,.........

最后一步,取下画芯,完成挖补工序。

终于,大功告成。

三人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要知道三个人的年龄相加已经超过二百岁了,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但是此刻李老、赵老和穆老三人小心翼翼,生怕对这幅画作有任何损坏。

当最上面的的旧画被揭开之后,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幅画上。

这是。

这难道是北宋王希孟的那幅作品《千里江山图》吗?

没错,这就是《千里江山图》!

画工臻入化境,笔触细腻,运笔之间的笔锋流畅至极。

大精品!

这是在场众人的第一反应。

再一看北宋皇帝徽宗的题词和落款。

下面有懂行的人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王希孟的代表作。

据说徽宗政和三年,也就是1113年,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才绘成了这幅名垂青史的鸿篇巨作。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当王希孟完成这幅作品的时候,他仅仅年十八岁,可惜天妒英才,在他完成这幅作品半年之后,他的生命也永久也定格到了这一年。

他活着的时候,徽宗亲自指点他笔墨技法,并称王希孟:“其性可教。”

他去世之后,宋徽宗赵佶将他这幅作品纳入宫廷宝库,并亲自题字,自此封印,从此这幅画便只停留于史书之上,再也没有过现身世间。

这便是众人震惊的原因。

看到众人惊呼的神情,以及这几位古董界的大师手指都激动地有些颤抖。

那名富商这次学聪明了,率先对着萧启强开口道:

“兄弟,就按照你说的,一千二百万成交,我现在就给你开支票。”

这时其余的众人才反应过来。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王希孟的作品。还是有着北宋皇帝buff加持的一幅作品。

更重要的是这个是王希孟的绝版。

毕竟其他书法大家活着的时候都一个个的留下了好多作品,而这幅《千里江山图》可是王希孟的绝版!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来说,只要东西多了,就会贬值,基本上世间万物都适用于这套理论,古董就更契合于这一套理论了,这也是萧启强这幅作品上来就报一千二百万块的原因,毕竟是王希孟的绝版作品。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萧启强的要价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