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陈牧洗牌国子监!(1 / 2)我屡献毒计,老朱连忙劝我冷静!首页

应天城主街,几位皇子走马观花,并未急着回去。

“老二老四,你说先生刚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要是这都算不恩科盛世,那什么样才算呢?”

看着路两旁到处都是洋溢着笑容的学子,朱标眉头紧皱,很是不解。

“大哥,我也不明白。”

朱樉摇了摇头,眼中有些迷茫。

接着,他指了指远处府衙。

“应天府衙,下不过数十人人,这里面绝大多数人还都是老朽,甚至不少都是前朝老人。”

“此次科举,就是在找寻能够替代他们的人。”

“参考人数足足万,取仕便是再怎么严苛,千人该有吧?”

“如此庞大的文人入仕为官,怎么能不算盛世呢?”

听着老二的话,朱标眼中疑惑更盛。

是啊,谁都能看出此次科考取仕的规模空前。

为此无论是刘伯温代表的浙东派系,还是李善长代表的淮西派系都倾尽全力想要获得主考之位,狗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怎么到先生这里就不一定是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先生如此自信呢?

朱标觉得自己一定是忽略了什么!

“大哥二哥,你们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先生评判盛世的标准和咱们不同呢?”

“咱们觉得入仕为官的人数多便是盛世,而先生觉得入仕为官的人得有能耐才算盛世?”

“俺的意思是先生可能觉得这次参加科举的学生不太行,量虽大,质量却不好。”

朱棣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这让其他皇子都愣住了。

学生质量不行?

怎么可能!

朱标连连摇头,直接否认。

“不可能,自隋唐开恩科以来,天下英才哪个不想通过科考证明自己?”

“那时候才多少人参考?几百个。”

“光是几百人参考就能涌现出一大批能臣武将,怎么到我大明就都是歪瓜裂枣了?所以这绝无可能!”

他斩钉截铁说道。

真要如老四所说那样,那今天他们就不可能在客栈看到李文达这样的读书种子。

朱标静静想了好一会儿才再次开口。

“虽然老四的分析绝无可能,但你确实给了我一个思路。”

“前来应天府参考的这些学生再差不可能差到哪里去,这一点毋庸置疑。”

“唯一可能出现问题的便是咱们选取进士这一步。”

“这万学子虽然过了乡试,但他们之间亦有差距。”

“若是最聪慧最有能力那一批人没能选,选的都是些庸才,那自然称不盛世了,对不对?”

朱标眼中精光闪烁,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那确实算不盛世。

而就这一会儿的功夫他已经从这个角度看到了好几种可能。

他所说的,不过是其中之一,最温柔的一种。

闻言,朱樉眼中闪过一丝惊骇。

天才没选,庸才选了?

“这岂不是……”

没等他说完,朱标伸手阻拦了他。

“别急着下定论。”

“此次的主考官是刘三吾,德高望重,博学多才。”

“更重要的是,他是国子监监正,他没有理由这么做。”

“先生可能比我们看得更多更长远。”

说完,朱标回转头望向远处客栈,他心底一沉,有了些不太好的预感。

先生让我们静候三日,三日之后便是放榜的时候。

国朝开恩科取仕,若是在这里出了岔子,那得是多么轰动的大事儿?

到时候……得死多少人?

……

西安门,朱元璋带着毛骧再次出宫。

今日政务繁忙,他在宫里批了许久的奏章,早就不耐烦想要出来逛逛了。

自打那日去寻陈牧看到了宫外景象,他越发觉得宫内无趣,好像只有出来走走才舒坦些。

和之前一样,他这次依旧是常衣便服,丝毫没有皇的架势,活像个富家翁。

甚至这次老朱连马匹都没有骑,出了宫门就徒步,百姓的吆喝,学生的议论就在他耳边回荡,根本不需要靠别人转述,他能清晰感受到每个人话语里的情绪。

而两个学子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吴兄,此番你考得如何?”

“有些把握,试题都在四书五经之内,明义不难。”

“那吴兄这次必然高中了,小弟我就难咯!不过我有信心下回考中!”

“贤弟不必如此谦虚,不过我倒有一个心得可与你分享。”

“哦?什么!吴兄快说!”

“皇这次开恩科其实用意很明显,几道经义题都是在考察我们对制度、教学以及地方治理的见解。”

“这说明什么呢?吴兄你就快说吧,小弟我实在不解啊!”

“这说明皇需要人才,贤弟只要心思纯正,学问扎实,基本不可能被黜落。”

“那岂不是……”

“所以我也提前恭喜贤弟,此番必定高中!”

“哈哈哈!饮酒,痛饮!痛饮!”

“如此盛世,适当痛饮!贤弟,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这二人衣着朴素,一看便是寒门学子,身还带着些许北方士子特有的坚毅气息。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看来自己的决断很正确。

有了这次恩科盛世,必定能够稳固人心!

大明传承百世的可能又多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