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台阶,便见一众官员从正堂东侧仪门走出,迎上前来。
秦玉停住脚步,细看当先那人,只见那人大约四十余岁年纪,身材宽大,圆面大耳,颔下只几绺稀疏胡须,头戴垂角幞头,身穿绛色官服,虽是秋凉天气,却仍手摇一把湘妃竹扇,身子虽甚胖大,步履却甚是轻快,料想便是河东郡刺史徐慎了。
裴绍施了一礼,正要开口,那人却已到了秦玉面前,抢先道:“这位少年将军便是秦璧城了?徐某失迎了。”
裴绍转头向秦玉道:“这位便是刺史徐使君。”
秦玉肃穆而立,躬身深施一礼,又撩袍单膝跪地,行了庭参礼,口中道:“末将龙骧军左骁卫都统制使秦玉参见宪司徐使君。”
只因刺史本是文官,并无掌兵之责,但徐慎却又兼着河东招讨使,那便是以文兼武了,是以秦玉先行文官之礼,又以武将之礼参见,报名却是武官惯常称呼。
徐慎满面笑容,双手扶起秦玉,道:“璧城何必多礼。我久闻璧城大名,是我朝难得的少年将军,今日一见,才知璧城竟是如此年少儒雅,俊秀飘逸。璧城出身于翰林,又建功于沙场,文武全才,教人好不钦敬。”
秦玉道:“徐使君谬赞,秦玉愧不敢当。若说文武全才,秦玉何敢与使君并论。”
徐慎执起秦玉手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璧城随我到后堂再叙。”又回身对那一众官员道:“你们且先散去,今日秦制司初到,我恐再不得闲,明日辰时初你们再来,我等再细谈。去罢。”
一众官员各自施礼去了。徐慎拉着秦玉手向后堂走去,边走边道:“这些是我河东各府县的官员,也有我府中属官,我唤他们来是为各地开垦荒地,赈济灾民之事。这事已近收尾,因此才更要紧,我为这事才没去迎你,璧城莫要见怪。”
秦玉被徐慎拉着手,只觉他手软绵绵的,掌心却是汗漉漉的,脚下不停,只随着他向后堂走,闻言也只得道:“使君公务繁忙,秦玉岂敢要使君相迎?若为秦玉误了使君政事,岂非秦玉罪过?”
徐慎呵呵笑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你这才是大事,我怎能怠慢?他们这些人,等一等无妨的,你这数万将士,却怎么等得?”
说着二人已进了二堂,身后众人都停在堂外,只裴绍跟着。徐慎脚步却仍不停,绕过二堂正房屏风,进了一间小厅。原来二堂后,还有小小三间抱厦。
秦玉随徐慎进了抱厦东屋内,只见屋中央地下放着一张小小圆桌,桌上已摆满酒菜,正冒着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