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章 会来事的年轻人(2 / 2)奔腾的绿洲首页

说是食堂,其实只是一间简易的土块房,门口搭了个草席棚子。干体力活儿的人必须得吃饱才有力气干活,工地食堂的饭菜不在于精细,而在于量大。大锅菜冒着热气,肉片泛着油光,米饭馒头管够。在食堂做饭的一对中年夫妻,女的负责打饭,男的负责打菜,大家工作了一下午,早已饥肠辘辘,各自打完饭就自己找地方蹲着吃饭去了。

李家保今天是第一次上工。

一大早,林盛华将李家保带到工地,介绍给了自己的老朋友老何。

李家保以前没有做过建筑工人,完全是个新手,不论是大工的活儿还是小工的活儿都不会干,老何心中正犹豫要不要留下李家保,却听他自我介绍说上过初中。老何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态度也从散漫变成了热情。

这是因为,工地上的工人普遍文化水平比较低,大部分人大字都不识几个,老何正想找个能写会算,头脑清晰灵活的人来看工地,恰巧就遇上了李家保,正如同瞌睡的时候有人递了枕头,他当即拍板,将此事定了下来。

“老林,你这个侄子,今天我就留下了。”说着,他看向李家保,叮嘱道:“小李,虽说你以前没有做过建筑工人,不过不要紧,我正想找个人来看工地,以后你就和其他工人一起住在工地上,负责看工地,平时多注意点工地上的人员进出,每天把建筑材料清点、登记好。”

“中,叔,恁放心。”李家保面露喜色,拍着胸脯,一口答应下来。

林盛华走后,李家保拎着装行李的蛇皮袋跟在老何身后一起走进了工地。

工地门口像模像样地扎了个帆布帐篷,帐篷原本是军绿色,但由于阿克苏风沙大,如今早已变成了土灰色。

帐篷旁边还有一排地窝子,一些工人陆续走出地窝子去食堂吃早饭,准备上工。

所谓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建造的简陋住房,五六十年代兵团垦荒时就是住这种地窝子。地窝子挖制方式比较简单,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有效抵御风沙,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住房一代代更迭,从地窝子到土坯房,再到苏式砖木结构的房屋,八十年代的阿克苏市区已经有了一批三层以上的楼房,而这种地窝子反倒不常见了。

李家保以前从没见过地窝子,心中十分好奇,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老何顺着李家保的视线看去,他解释道:“那几个地窝子是工人的临时宿舍,等这个工地上的活干完了,工程交工以后,直接推了就行,方便省事。

老何领着李家保走进帐篷,对他说:“小李,你就住这儿吧。”

“中。”

李家保立马点头,在他看来,老鼠洞一样的地窝子,怎么能比得上齐整的帐篷呢,看来何老板确实很照顾自己。

其实这间帐篷也很简陋,只有一张木板临时搭建的简易小床,角落里还堆着一些杂物,但李家保也不挑剔,他随手把蛇皮袋一放,先不急着收拾床铺,而是催着老何道:“叔……不,老板,俺即每个(今天)就能工作,恁尽管安排!

老何原本因为李家保是熟人介绍来的,心中有些担忧,此刻见李家保很有眼色,拎得清两人之间的关系,是个会来事的年轻人,这才渐渐打消了疑虑。

“走吧,我先带你在工地上转转,熟悉一下你要干的活儿。”

老何说完,带着李家保走出帐篷,开始向他讲解东城工地的基本情况,为上工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