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2章 几家欢喜几家愁(一)(1 / 2)软萌小知青的吃瓜日常首页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生活一直保持着宁静和平稳。

陈书宁与在贺家服务了数十年的王阿姨一同照顾着两个孩子,倒也轻松。

贺朝阳仍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晚上都会回到家中陪着老婆孩子。

自从那位老人离世之后,尽管京城的局势曾经出现过短暂的动荡,但最终还是迅速得到了控制。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 1977 年的九月。

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犹如春风般传遍了整个国家,几乎令全国的知青们都欣喜若狂——国家终于恢复了高考!

对于那些在农村苦苦挣扎了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知青来说,这个消息无疑成为了他们救命的稻草。

在此时此刻,高考似乎成为了他们重返城市的唯一希望。

瞬间,高中课本成为了最为紧俏的物品。无论是废品回收站、学校仓库,还是黑市等任何可能藏匿高中课本的地方,都能瞥见知青们忙碌的身影。

许来娣双手捧着高中课本,心中充满了对陈书宁无尽的感激之情。

因为就在陈书宁返回城市之前,她无私地把自己的高中课本赠送给了许来娣和王春妮等人。

在过去将近两年的时光里,她们俩与刘淑梅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

现在的她们虽然不敢夸口已经完全掌握了高中所有的课程,但相对于其他同龄人来说,绝对是遥遥领先的。

正因为如此,当面对这场突如其来宣布的高考时,她们将会拥有更大的优势。

此时此刻,许来娣激动得难以自持,紧紧拉住王春妮的手,又是蹦又是跳。

平日里很少情绪失控的她兴奋地说道:“春妮,高考恢复了!我们可以上大学啦!我们能够回到城里去了!”

然而,一向心细如发的许来娣或许是因为过于兴奋,竟然没有留意到王春妮并没有像她这般欣喜若狂,反而是面带一丝纠结。

与许来娣一直坚定地选择不在农村谈婚论嫁不同,王春妮如今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而且她和沈大洋的感情一直都非常深厚,这些年来公公婆婆也一直都对她关爱有加、呵护备至。

因此,当突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王春妮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茫然失措、六神无主。

现在,类似于王春妮和沈大洋这种情况几乎正在所有的知青点以及所有娶了或者嫁了知青的家庭中不断地上演着。

对于知青们来说,这次高考无疑是他们能够回城的绝佳机会,更是他们改变命运的重要跳板。

不管最终是否能够考上大学,大家都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尝试一下。

然而,那些或娶或嫁了知青的人们却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爱人如果真的考上了大学,顺利回到城里之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毕竟在这样一个每个人都绞尽脑汁、竭尽全力想要进入城市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没有人会相信已经回到城里的人还愿意重新回到这条件艰苦、劳累不堪的乡下来。

尤其是那些曾经费尽心机、不择手段算计过知青的人家,此刻更是坐立难安、惶恐不安。

这会儿的王长久就瞪着猩红的眼睛,像一头愤怒的公牛一样,死死地盯着方晴,咬牙切齿地问道:“你再说一遍你要干什么?孩子都两个了你说你要去上学,我看你这是想丢下我们爷仨儿自己回城是不是?”

方晴如今已经是两个女儿的母亲了,大女儿已经三岁,小女儿才刚满一岁。

此刻,两个孩子因为王长久的怒吼而惊恐万分,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自从嫁到王家以来,方晴的日子并不好过。

婆婆一直看不上她,而在接连生下两个女儿后,就连原本对她还算不错的王长久,也开始嫌弃起她来。

她每天不仅要早起摸黑地下地干活,还要操持家务、照顾孩子,这样的生活,方晴早就受够了。

尤其是当她看到同样在婚后只生了女儿,却被高宏远如珍似宝般捧在手心里呵护的顾心怡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愤恨。

她恨透了当初那个破坏了她所有计划的王长久,如果不是他,自己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

当年,如果不是那个多事之人跳下河水拯救了自己,那么现在享受着高宏远宠溺,无需下地只需在家照料孩子的人说不定就是她了。

尽管当时顾欣怡也在现场,但方晴并不相信高宏远会是那种见死不救的人。

因此,饱经生活磨难的方晴将所有的愤恨都归咎于王长久的多管闲事。

所以当听闻国家恢复高考,所有应届和往届的高中毕业生均有资格参与的消息时,方晴毫不犹豫地偷走家中户口纸报名参加。

然而,仅仅报名还不足以让她回到城市上大学,毕竟入学仍需通过考试。

多年来,由于婆婆始终对她这个城里来的儿媳心存戒备,家中的钱财一直由王长久掌管。

结以至于此时此刻的方晴甚至连购买几本高中教材的费用都拿不出。

若不是这样,方晴根本就不会告诉王长久自己报名准备高考这件事。

因此,此时此刻需要求助他人的方晴在面对王长久时,她不得不强行压抑住内心汹涌澎湃的仇恨情绪,并刻意放低姿态、轻声细语地与他商量着:“当家的啊,你怎么会这么想我呢?

我们夫妻都多少年了,连孩子们都已经这么大了,我怎会抛下你们父子三人独自返城呢?

实在是因为我于心不忍让咱们的两个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依然和我们一样,终日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呀!

长久,这次国家恢复高考可能是我们一家进城的最后机会了,如果我有幸能够考上大学,那么未来毕业后便可以被分配一份体面的工作;

到时候,我再想办法帮你谋取一个临时工的差事,这样一来,我们一家四口人便能够如愿以偿地搬进城里住啦。

长久,难道你当真甘愿一辈子都待在这个穷乡僻壤里生活吗?

上次陪我一同回娘家的时候,你不也亲口承认城里的生活确实比咱们村子里要好上许多倍吗!”

说到这里的方晴忍着心底的恶心伸手握住了王长久的手,接着蛊惑道:“长久,这可能是我们一家人回城的唯一一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