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开荒的时候,把仙女河水引水入渠,已经在桃源村的规划内了,他们也是这么身体力行地做的。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有些力有不逮,主因就是河堤与荒地(不,现在应该说是田地了)之间的高低差着实不小。
各种办法都试了,减小高低差先挖地沟,再用人力踩踏水车,把水引上地面,可是引上来的水还是很有限,别说绵延到三五里外了,就是靠近河边的农田灌溉成水田,还得靠汉子们日夜不歇地踩水车才能勉强实现,可实在是耽误事儿!
于是,改良水车就成了头号难题,嫣然动用自己的资源,把能找到的资料都挖了一遍,可无奈统子迟迟不出现,某宝的其他区域仍是关闭中,而她曾购买过的书籍和订单中,都没有相关资料,只那套农书中寥寥几笔,讲述了稻田使用水车灌溉的原理,还有那本天工开物,于水车,讲是讲了,但两张寥寥几笔的草图,一段有看没有懂的描述,对他们来说,犹如天书。
最后的启发还是来自天工开物!因为嫣然想起,她曾经买过一套以天工开物为蓝本的邮票。这套邮票共有好几个分类:其中就有灌溉,除了灌溉,还有造纸术,丝织,瓷器等系列。
含着激动的心情,她找到那个订单,点开详情,看到如下描述:
天工开物的乃粒篇中,详细记载了古人利用不同的动力,如水力、兽力、人力、机械等方式取水,以达成农作物灌溉的目的,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当时农民的工作辛劳与聪明才智。本套邮票撷取其中五种取水方式为主题绘制:
(1)筒车引水:以木为轮,下半部置于水中,在转轮的周围装置许多圆筒,利用转轮带动圆筒装水,将水倾入农田,筒车多半放在水流之处,借水力转动。
(2)牛转水车:水车又名龙骨车,是农家引水器具。车以木为槽,长丈余,中联缀木板,于上端放轮轴以便回转。用时斜置河畔,以牲畜(多为牛)或集合数人之力牵动,木板升起,激水上行,用以灌溉。
(3)踏车取水:农家用的旧式引水灌田之车,以脚踏动。
(4)拔车汲水:双手扶住水车把手疾转,牵动水车转轮,抽水灌溉。
(5)杠杆提水:井旁立柱,中置一横竿为支点,一端系以绳索或竹竿连接水桶,另一端绑石头等重物,利用杠杆原埋,使其互相上下取水,节省人力。
对着这五枚小小的邮票,老秦父子俩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绞尽脑汁扒拉了个遍,靠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了好几张草图出来,拿去跟顾婶子顾铁匠一番探讨,大家通力合作,做了个筒车模型出来,别说,还真省力不小。
自觉能力有限的秦天柱和秦铭功成身退,他们不是那块料,就交给顾婶子继续改进去了。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对于没有太多智商的人来说,知难行易!有人引导,只要认真执行,他们就能事半功倍,就好比桃源村的汉子们!
而对于秦家几人来说,则是知易行难!他们有太多的先进理念,但这几个是思想上的巨人,却也是行动上的矮子,要他们把知道的东西做出来,同样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