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一年,新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无疾而终,享年七十一岁。】
【与马皇后合葬于孝陵,遗诏传位于太子朱标。】
【这位洪武皇帝的前半生,重复过多,不再重复点评。】
【后半生却因为一个变数,减少了许多杀孽,郭桓、蓝玉案都未曾发生。】
【且后半生逐渐放权,实现了皇权的平稳过渡,减少了许多枝节。】
【同时,致力于为百姓谋福祉,知错能改,选贤任能,用人不疑。】
【让太子朱标和太孙朱雄英,得以施展拳脚,大力革除弊政。】
【使得洪武后期,吏治愈发清明,经济发展稳定,大明国力蒸蒸日。】
【为后世的兴宗之治,龙腾兴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幕中的影像缓缓谢幕。
继而,一行熟悉的白色楷书文字缓缓浮现。
为这位新大明洪武皇帝,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这一次的光幕影像,持续的时间很长。
却让原大明的历代皇帝,看的是目瞪口呆,
直至光幕中的楷书文字也缓缓消逝,
他们也没能回过神来!
————————————
原大明。
永乐时期。
朱棣久久失神,怅然不语。
原以为,那位皇太孙率五百亲兵捣灭北元王廷,擒获北元皇帝。
便已经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连他这位戎马一生,与北元余孽交战无数的永乐大帝,
都感到有些艳羡与惭愧。
没想到,他还敢兵围禁宫,胁迫天子!
更没想到的是,他逼宫的目的,
竟只是为了和那位太祖皇帝,有一次抒发己见的机会!
更更出乎意料的是,明明是逼宫,收场的方式却那般草率。
倒像是一场儿戏一般!
皆大欢喜?!
啊!?
虽是如此想,
但朱棣心中,却也对那位皇太孙指出的大明三大弊政,
沉下心来进行了深思。
对于大明宝钞制和永不起科令。
他倒是没有太大的感触,
为了体现出自己的帝位乃是正位继承,
他对当年太祖皇帝立下的诸多政策,
都没有进行改制。
现在光幕中那位太孙既然已经指出了这些弊政的害处。
那他便下旨改正,或是直接寻个由头废除也就罢了!
倒是对这藩王分封制的害处,他更是深刻体会。
毕竟,他这个位置,就是奉天靖难得来的。
所以自然深知藩王手握实权的危害,
于是,自他登基之后,便削去了所有藩王的兵权。
但仍旧保持着对这些藩王的奉养。
倒像是,将那些藩王当猪养了起来。
朕也不弄死你们,但你们也给朕安分待着!
但现在听了那位太孙所说,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是啊!
就算他们现在是被当猪养着,那也是要国库正常奉养的,
若是一代代繁衍下去,那位太孙举出的危害,岂不早晚变成现实?
真要有一天,奉养大量郡王的巨量开支会让国库难以支撑,
那就该将这个危害的苗头,提早掐灭在源头!
想到这里,朱棣眼中闪过一抹厉色。
但也并未马拿定主意,
毕竟,自他登基后,便让太子朱高炽和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携手起誓!
以后绝不会亲手沾染朱家人的血!
现在若是他下令将那些藩王废除,逼得那些藩王铤而走险,又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