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名为艾洛的画家此刻站在人们的仰视之中,他站在那幅画面前,任由人们拍照,并满面春风地接受着蒸汽鸟报的采访。
温迪一行人站在一旁假意看画,实际上是在悄悄听着这位大画家的采访。
据他所说,这幅画创作于五年前。
当时他遇到了对于包括画家在内的所有创作者来说最致命的一个难题——没了灵感。
那段时间,他的一切变得低迷,生活里就像是布满了阴霾一般让他寻不到光明。
他尝试出门寻找,但却根本静不下心来体会生活中的一切,自然也寻不到灵感。
终于,在几次三番的挣扎无果后,他绝望了,打算就这样了结自己的生命。
不过艺术家多少都有些莫名其妙地仪式感,他想以自己的死完成最后的艺术,于是对于死亡的地点他也十分讲究。
在认真的筛选后,他听说了一个开满玫瑰的玫瑰园,据说那里在傍晚时分,夕阳会把玫瑰照的格外艳丽。
后来,他循着地址找去,一路上吃了很多的苦,但他不惧艰险。
脑海里也是在不停地想象着一片鲜红的玫瑰争奇斗艳的繁花盛景。
然而真正当他历经磨难到达那个玫瑰园时,看到的却是一片荒芜,那些玫瑰早已经枯萎,只剩下了一片的荆棘。
那一刻,他彻底失望了,决定就这样与那衰败的玫瑰长眠于此。
然而他没死成,他在最后一刻被一个少年救了下来。
少年不善言辞,没有劝他太多,只是说了一句话:“其实最鲜艳的玫瑰未必是长在花园里的,或许是长在心里。”
而这句话也就成了他“创作”这一幅站在荒芜里,心中怀有玫瑰的画的灵感。
…
“我万分感谢那位少年,感谢那段经历,是那段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我,支持着我继续画下去。”艾洛浅笑着对眼前的记者说道。
这时,记者又问:“那您后来还去找过那个玫瑰园吗?”
艾洛摇了摇头:“没有了,那里就像是桃花源一样,自从我离开以后,便再也没能找到它到底在哪。
就好像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拯救我自己而做的一场显得有些太过于真实的梦一样。”
他站在画下侃侃而谈,像极了一个成功者。
他享受着在观赏者和采访者崇拜的眼神里毫无余地的讲述自己的看似壮丽的过去,更享受着他们的留影机对准自己的镜头。
人们对他多是赞赏和钦佩,只有见到那幅画的真迹的三人和他们的同伴在面面相觑。
温迪望着那站在画下,仿佛他已经拥有了一切的家伙,无奈地摇着头:“有的人骗着骗着,连自己都相信了呢,老爷子,你说,那算是可悲还是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