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8章 华日空战(1 / 2)谍战:我是活阎王首页

第238章 华日空战

威廉给的情报中表明,日本空军将于4月29日日本的“天长节”这天,“天长节”即日本天皇裕仁的生日这天,用对江城军民的狂轰滥炸来表示对天皇的“祝寿”。

日本此次任务将由堪称精锐的日本空军第十二航空大队中的39架飞机组成特遣支队,沿长江一线飞向江城,对江城展开轰炸。

看到这份情报,杨学武第一反应就是愤怒,小鬼子真是嚣张,竟然拿对江城的轰炸来给裕仁这个畜生祝寿。

杨学武觉得既然日本人想要祝寿,那就好好准备一下,来个反其道而行之,日本人给裕仁祝寿,他们就来给裕仁折寿,如果日本空军此次任务全盘失败,传到裕仁耳中,他气火攻心之下,寿命肯定能减少一些。

看到杨学武愤怒的表情,威廉嘴角露出一丝笑容道:“韩,我的情报不错吧?”

“不错,不过我觉得不值2000英镑。”这份情报确实有价值,但既然日本空军在“二.一八”空战中吃过亏,那华国空军肯定对日本空军的报复有所准备,所以这份情报虽然有价值,但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

闻言威廉被杨学武的话噎了一下,原本这份情报以2000英镑的价格成交他很满意,想要夸赞一下自己情报的价值,谁知道杨学武会这么回答。

“韩,从你的表情中我就知道这份情报值,你就不要再假装不值了。”

闻言杨学武耸了耸肩没回答,吃过早餐后,杨学武便离开了和平饭店。

回到公寓后,杨学武找到向飞燕,让他给总部发电。

“飞燕,这次的情报还是用绝密密码本发报。”

闻言向飞燕点点头,扫视了几眼情报后便拿出绝密密码本开始发报。

……

一个多小时后,江城特务处总部,戴春凤收到了杨学武的电报。

他收到电报的时候,情报科科长何涛和行动科科长董元周也在,看完电报后,戴春凤把电报递给两人。

“这是杨学武发来的最新情报,你们看看吧。”

闻言两人接过电报,迅速的看了起来,看完电报后。

何涛率先说道:“处座,这份情报要是操作得当的话,能把日军此次来的飞机全留下来。”

闻言董元周附和道:“老何说的不错,这次是个打击日本空军的好机会,要是这次能把日军的飞机都打下来,看看以后日本空军还敢不敢在我国的领空肆意乱飞,还是学武有能耐,连这种情报都能搞到手。”

“是呀,能连续搞到这种绝密情报,杨学武不愧我特务处头号精英。”戴春凤夸奖道。

闻言董元周不禁把头往高抬了下,杨学武虽说现在独立在沪海执行任务,但他始终是从行动科出去的人才,看到董元周神气的样子,何涛在心里暗暗鄙视董元周:“这情报是杨学武搞到的,你老董神气個什么。”

但何涛不知道,正是他心中有这种想法,才正说明他心里在发酸董元周手下有杨学武这么个人才。

“老何,你亲自去一趟空军基地,把这份情报交给空军,让他们做好准备,这次有如此详实的情报,务必要全歼日本空军。”

“是,处座。”

……

为精心组织好轰炸,日军空军提前几天还派出侦察机飞临江城上空进行战场侦察。

但他们的作战意图早就被华国空军得知,所以华国空军特意进行了一番布置,日军侦察机侦查到的情况都是华国空军想让日本空军知道的情况。

连续几天的侦查,让日本空军确信华国空军已经被上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对江城的领空并没有多少防备,于是他们打算按原计划行动,于4月29日对江城进行轰炸。

4月29日这天,日本空军第十二航空大队中的39架飞机组成特遣支队,沿长江一线飞向江城,他们对此次的任务充满信心,觉得这次绝对能洗刷“二.一八”空战中的耻辱,殊不知,他们这一去,将会给日本空军制造更大的耻辱。

当日本空军飞机黑压压在江城上空密布时,地面上随之响起猛烈的防空炮火,日本空军还没得及轰炸,就被华国的防空火炮给打蒙了。

早已摩拳擦掌的华国空军此时早已按耐不住,按照预定计划像猛虎下山一般直奔日军机群而去。

空战在江城上空多个区域几乎同时展开,由于事先有确切的情报,这次华国空军出动了近百架飞机,以气吞山河之势,直捣日本空军战斗队形。

敌机顿时慌了手脚,原有阵势当即被冲乱,双方陷于近距离混战之中,这时候就能体现出情报的准确性了。

以往我国空军和日本空军交战,基本上都是以少战多,以往我国空军能够和日本空军的交战中不落下风,全凭飞行员悍不畏死的勇气支撑,但这次不一样,这次轮到我国空军以多战少。

激烈的搏杀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日军飞机就被击落了8架,特别是眼见一名华国飞行员在危急关头奋不顾身,撞向敌机并与之同归于尽的情景时,日军飞行员出发时的勃勃斗志立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最终纷纷想要逃离。

但这次华国空军准备的很充分,力求一战歼灭来犯之敌,岂会让日本空军就这样逃离,于是纷纷对想要逃离的日本空军进行围追堵截。

日本空军士气已失,只能仓皇逃离,但这种情况就好像溃兵一样,只能任人宰割,随后日本空军的飞机不断被击中,被击中的飞机就好像烟花一样在空中爆炸,景象甚为壮观。

地面观战的华国军民高兴的就像过年一样手舞足滔,正如现场目击报道所述:“当其奋战时,全江城军民,莫不仰望天空,为之焦急感愤,欢呼顿足,至于零涕”。